唐晓峰、董玥丨问题意识从何而来?城市史研究的入径、维度与意义

澎湃新闻 2025-01-13 15:26:35

202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近代北京史研究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系董玥教授,以“城市历史研究的入径与多向维度”为题展开学术对谈。对谈由清史研究所王建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彭春凌、高波、张燚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胡箫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张临希等参与了讨论。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院校近五十名师生参加。

对谈现场

一、历史地理对于城市史研究的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许多学者进入城市史研究的途径。唐晓峰回顾了侯仁之先生进入北京城市研究的因缘——是个人兴趣、学习环境以及导师洪业先生引导等几个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侯先生读书的燕京大学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园林区,在北京西北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特征。洪业先生对此多有研究,并多次在燕京大学讲解,这引发了侯仁之的兴趣。身边的环境促使他从西郊人工水系入手,逐渐过渡到北京历史地理的各类问题。

唐晓峰回忆,自己最初是学习考古学的。在考古学范畴中,解释原始聚落如何向城市演进是一个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在考古学专业知识的积累下,城市起源问题成了唐晓峰关注城市历史的入径。后来他学习了历史地理学,意识到这个变化不仅需要从考古学角度去解释,也需要从历史地理学的空间角度去解释。

一般思考城市起源问题,往往首先考虑经济基础,认为是经济上产生了某些变化,才在新经济体系中有可能推出了一个叫城市的东西。20世纪7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卫德礼(PaulWheatley)出了一本书,叫《四方之极》(书名参考《诗经》语“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本书对城市起源问题的思考与常规的思路不同,他强调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城市最初都是从祭祀中心发展而来,把文化问题、信仰问题、精神问题作为推动城市出现、发展的首要关注点。卫德礼的芝加哥大学同事说,他是一个喜欢研究社会思想的人,在芝大常常组织这类问题的讨论。

卫德礼

但卫德礼承认,城市是管理地域的工具,这就“守正”回到他的本职专业——地理学。研究城市问题,地理学是重要的入径之一,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其思路是将城市视为一套地理系统中的重要人文节点,要思考各种地理要素对城市发展产生的作用以及城市的空间职能。

二、作为创造性概念的“选择”与“焦虑”

城市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如何产生?唐晓峰提出了城市史研究中“选择”与“焦虑”这一组概念,为研究城市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面对一个个选择,常常会产生焦虑。作为一个旅行者,城市是他消费的对象,故他要做旅游消费选择。作为一个定居者,他要在城市中生存,故他要做生存选择。作为一个投资者,他要在城市中寻找商机,故他要做投资选择。此外,治安者要做治安选择,军事家要做防卫选择。

选择往往是不轻松的,于是从选择过渡到焦虑;许多需要“好好想一想”的问题因此产生。唐晓峰认为“焦虑”一词在学术意义上可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负面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正面的、负有责任的,会产生创造性结论的。选择与焦虑会帮助我们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恰是从选择和焦虑而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在面对城市的时候,会出现学术性的选择与焦虑,只有焦虑才会导致认真负责的思考与研究。这种研究其实是“为己”的:研究的目的是做出解释,通过解释把自己的焦虑化解掉。用大卫·哈维(DavidHarvey)的话说,解释就是把困惑变为理解。学科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而是否有学术焦虑感是鉴别学科深度的指标。没有焦虑感的“问题”,或对已知结论的“研究”,都缺乏含金量。

历史学家如何完成“解释”这一学术性的过程,唐晓峰援引哈维的论述,提出了逻辑解释与历史解释的区分。在逻辑解释中描述一个苹果落地只需要“万有引力”四个字,而在历史解释中,则需要充分描述苹果的形态、长成的时间、落地的契机等等。历史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逻辑的解释,而是需要把细节展开,将具体情节呈现出来,这就是城市史研究者需要做的。

关于历史解释,唐晓峰细分为两类。从形态来讲,城市是最大的人造物。因之,城市的物质形态构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庞大问题。物质构成本身隐含了秩序,对物质秩序进行解释,这是考古学家、建筑学家的工作。与此同时,还有一层解释,便是意义(meaning)的解释。对每一段历史发展的意义,历史学家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解释,进而将时间秩序叠加进去,对城市的物质时间性、物质变化做出动态的考察,比如北京城从小变大,从辽南京到金中都,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城的过程。同样,也要做意义过程、意义变化的动态解释,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解释。我们的城市史研究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物质形态的过程,也要关注城市意义的过程。

唐晓峰认为,在较早期关于北京城市史的研究中,多数都将重点放在了物质过程。虽然对历史意义的变化偶有提及,但有明显不足。在众多研究之中,董玥对民国北京的研究超越了单纯的物质解释层面,回答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解释的问题。《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中“传统的回收”的概念不仅有助于解释民国北京的变化,也可以解释当代北京的变化。什么是“传统的回收”?董玥用的英文是“recycle”。由此可以做一个比喻:朱启钤是往垃圾桶里扔东西的人,而袁良则是从垃圾桶里回收东西的人。这一个过程其实代表了民国北京史上的两个意义阶段,前一阶段是告别王朝,建设新的、共和的城市,后一阶段则是将王朝的东西捡回来并重新定义,以此赋予了北京城一个崭新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持续的,今天仍然可见,比如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就是一次对传统的“recycle”。

《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

三、跨学科性、体验性与当下性

董玥认为,每个时代留下的文献都是那个时代选择与焦虑的痕迹和结果。在我们生活的当下,每个人也都面临着许多焦虑:城市的拥挤、贫困、传染病、环境污染的加剧、实体消费的消散……如果将“焦虑”作为一个生产性的概念来讲,那么“焦虑”一词便可以不是负面的、消极的。

如何寻找城市史研究的问题意识,董玥提供了三个入径:运用跨学科性、注重体验性、寻找当下性。

董玥认为,城市史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与社会史的关系尤为紧密。要理解一个城市,就必须首先将它置于更大的历史过程之中,在整体上去理解它的政治和经济状态、社会构成、风俗变化,还要去理解它的文化气质。对一个城市的问题意识,要在对大的历史问题的思考中产生。城市生活的众多面相都可以作为理解历史的有效棱镜,而任何学科的方法论都可以被拿来借鉴。跨学科性是打开问题意识特别有力的一个工具。

董玥结合自己当初为了学术研究而探寻北京城的种种经历,解释了城市史研究的体验性之所在。在当下与不那么遥远的历史之间,我们常常会不经意间“撞”进一段历史,感知其留下的痕迹,这种作为一个研究者的体验,是十分丰富且有趣味的。1980年代,董玥在北京求学,这个时段的北京以及整个中国在物质、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在经历重大变动。这期间对北京的各种体验为董玥之后在美进行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董玥提出,当我们体验了一座城市、与之产生了情感连接时,这种体验性就会变成很好的入径。我们可以在学术研究中有意识地、系统地把“个人经验”转化成群体性的“社会经验”,使其成为研究的入径。

研究历史是为理解当下提供帮助,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好。而当下性与体验性紧密相连。董玥用自己在北京与快递员之间的一段对话作为例子,从一个快递员的个体出发,引出对外来人口与北京经济的关系的思考:在北京城的历史上它的外来人口是什么样子的?从民国到现在又是如何变化的?不同时代的人的体验有什么不同?外来人口对当时的北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当下的个人体验,其实就是我们与这个城市之间的联结点,也是城市史研究的入径。

城市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将我们的体验、感情、知识、激情用创造力凝聚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察点,也就会获得不同的入径。

四、抓住城市的“情绪”

董玥讲述了她将怀旧感定义为二十世纪北京城的一个中心性情绪。当我们抓取住一种城市情绪的时候,不断向下挖掘,便会找到关于这个城市某一方面的意义。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因被虎妞欺骗而伤心,但是他跑到天桥,在那里傻乐一番后,他的生命力便又回来了。这背后流露的,恰恰是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带给某一群体的特殊意义。我们将它放在北京史、近代史中去定位,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意义。我们也可以从张次溪、齐如山和老舍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情绪去追寻更多的意义。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前门大街某些商店曾经的巴洛克风格装饰,去寻找这种装饰价格不菲却又被应用的真相,进而探寻它对当时人和的意义。

董玥认为,在近现代城市史研究中,创造性的焦虑感不难获得。现代的我们有我们的焦虑,过往的人们有他们的焦虑。唯有在这时光两端建立一种联系,我们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出来。在古与今之间,在人们的情感和关注的问题上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每个时代具体的实践理路可能不同,但是人们的经历带来的感情与焦虑是相通的。历史研究的底线,还是应回归到对人的关注本身。我们要做一个有意识的、积极思考的人,要从个人经验扩展开去看思考社会的焦虑。

研究城市需要去探索城市建设和改变的历史,也需要去研究城市生活的体验,还需要去抓取这个城市的情绪与感受,并发掘其中的意义。如果用一种跨学科的方式去思考,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有助于打开一个城市史研究的入径。

董玥也讨论了城市史研究者的责任问题。普通人可以将几十、几百年的历史都取之所需地叠加在一起,创造一种怀旧感。但是作为历史研究者,必须要历史地去看,将其中层累的东西剥落开来,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因此,北京历史的研究不能朝着“五化”(掌故化、民俗化、旅游化、帝都化、精英化)的方向无限延伸。城市史家应该祛魅,而不能造魅。

现场观众

五、城市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

唐晓峰认为,董玥在观察北京时十分注重情绪感的体验,这是一种非常人文主义的东西,而“焦虑”也是一个人文主义的表达。城市居民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很多貌似无形的东西,最后却能造出许多有形的东西,这在城市史研究中十分突出。董玥认为,人文主义也是人本主义。在无形和有形的东西之间,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恰恰是城市居民的情绪。这种共同的情绪从何而来,我们需要去追问,去探究这背后的意涵。我们不能停留在无形之中,而应该抓住城市共同的情绪,借由无形的入口,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

在互动环节,大家围绕近代北京城市史研究中的“精英化”、近代北京城市史研究中的政治属性与情感属性、首都学和北京学的张力、“老北京”概念的解构与重塑、城市里的“自然”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与对话。

最后,王建伟对本次对谈进行了简短总结。他认为,个体经验应该是我们进入城市史研究的非常重要的入径;好的城市史研究也应该有个人情感的介入与投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同样适用于城市史研究。城市史研究,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城市史学人应当共同努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度。

(感谢唐晓峰老师、董玥老师对本文的审定。)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