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玉见凌家滩感知文明五千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3 15:33:22

提到凌家滩,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走进“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熟悉感会扑面而来——良渚范儿的玉璜、红山牛河梁遗址玉人的“胞兄胞弟”,还有三星堆风格的神树形玉饰等展品,拥有纯正的凌家滩“户籍”,却或多或少透露出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韵味。有人戏称,凌家滩遗址像是5000多年前的一座顶尖的玉器作坊,订单广布,最远可能抵达了远隔1000余公里的牛河梁遗址。很难想象,古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完这段长路。因为即便是驾车走高速,往返这两处遗址也至少需要30余个小时。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策展人徐琳笑着说:“千万不要低估先人们的想象和能力。”

展览汇聚了国内5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重要文物,汇集历年及最新考古成果,种类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2022年出土的“玉钺王”、新石器时代的玉勺等90%以上的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

玉鹰

红山文化玉玦形龙

玉人

玉冠饰

双虎首玉璜

重环玉璧——北京冬奥奖牌设计灵感之一即来自它。

观展亮点

世界纹明

八角星纹用意成未解之谜

在古代中国、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欧洲及其他地区,八角星纹广泛分布。在凌家滩遗址,也能找到这个图案。

明星文物玉鹰双翅张开,腹刻八角星纹。徐琳说,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符号,象征意义丰富,学术界也有不同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是太阳,或者是天地之神的象征,或是远古的洛书和原始的八卦,或反映了“八方”和“数理关系”的概念;还有学者认为它是古代历法的反映,是史前的日晷图像,记录了超新星爆发的天文现象。

“这种纹饰见于凌家滩刻图长方形玉版以及新石器时代众多陶器上。”徐琳特意补充,玉鹰翅端部各为一猪首形象,也有熊的说法,认为这是一件“鹰熊”合体的器物。目前推测,这是举行祭祀仪式时的器物,表现了先民崇尚万物有灵的宇宙观念、原始的宗教信仰和极具想象力的创造精神。

她提到的长方形玉版也在展厅露脸。当年,它出土时夹在一副玉质龟的背甲、腹甲之间,位于墓主的腰部,旁边还有一件玉签。三者可能组合使用。

展柜中,4件玉器摆在一起。玉质都已受沁,变成了鸡骨白色。凑近细看,玉版四周有23个小孔,中心圆内琢刻八角星纹,大小圆之间以直线平分为八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各有一条圭状纹饰,指向八方,呈放射状。大圆外有四条圭状纹饰指向四角。

世间千年如走马,这个图案的用意成了未解之谜。为了阐释各种猜想,这件文物拥有整个展厅最长的一段说明文字。其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无论如何,从古至今,一些几何纹饰被人们创造出来,并被赋予特别的含义,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成为照耀灵魂的明亮标识。

万物有灵

玉虎首璜时隔30年再合璧

凌家滩的玉器“重形轻纹”,当时的匠人钟情于动物造型,兔形玉梳背、龙凤首分体玉璜、双虎首玉璜……有些夸张抽象,也有些写实逼真。这些灵动的象生玉器,体现出当时人们“物精崇拜”的宗教观念。

一件玉龙长得最符合现代审美的龙——首尾相衔,器身扁平,龙首吻部凸出头顶伸出两角,耳、嘴、鼻、眼以阴线刻出,龙身外缘刻一周17条斜线,象征龙鳞。

龙,是中华民族最具象征性的形象符号。新石器时代,“玉猪龙”的形象更常见。造型多是肥首大耳,成团状卷曲。徐琳说,凌家滩玉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角有鳞的玉龙。展厅里还有一件玉璜,一端为抽象龙首形,一端为抽象凤首形,在龙首眼部和凤首眼部各对钻一孔,给古朴的玉璜增添了几分灵动。

“凌家滩出土的文物有很多传奇故事,最有缘分的是一件玉虎首璜。”徐琳解释,两件玉虎首璜时隔30年先后被发掘,在地下沉睡5000多年后,两虎再次合璧,妙不可言。

展出的玉猪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同时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经无损检测鉴定,初步判断为闪石族矿物、石英质矿物及其他矿物的集合体。徐琳说,此次展出的所有玉器都经过了现代设备的无损鉴定,确保“玉”身份。

天下大同

玉人相貌颇似三星堆青铜人

作为凌家滩的标志文物之一,4件玉人齐聚。该遗址共出土6件完整的玉人,3件立姿,3件坐姿,都是方脸,戴着“介”字形方格纹冠和耳饰,腰间有斜纹带饰,手臂上有数量不等的手镯。徐琳笑着说:“一件是故宫院藏,另外3件都是从安徽借展的。凑齐4件实属难得,毕竟也不能将人家的展柜借空了。”

玉人表情庄重,双臂贴胸,十指分开,似为礼神致敬之姿。有推测认为,这些是凌家滩高等级贵族中巫师的形象。观众透过展柜里的镜子可以看到,玉人背后圆润,似有肌肉线条,每件都有斜向对钻的穿孔,应为穿缀在特定载体上作为祭祀礼器使用的。“钻孔孔径仅有约1.5毫米,表明当时的钻孔技术已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徐琳说。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玉人的长相,颇似三星堆青铜人。不仅如此,凌家滩出土一件玉器因外形原因,最初被定为叶状。随着良渚遗址和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推进,类似的“神树”出土后,这件凌家滩玉器被定名“神树形玉饰”。

观众可以看到,这件三角形的玉器正中有一条竖阴刻线,两侧有18组对称阴刻线斜向分布,象征树枝。徐琳说,这些纹饰与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中的“树”以及安徽淮北汉画像石中的“神树”图案极其相似。也有人推测,凌家滩遗址曾因洪水被毁,部分巧匠迁移到现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文明由此兴起。考古学家王明达先生就曾开玩笑地说:“凌家滩如果不是良渚的直接源头,也应该是师徒辈。”

表面琢磨光滑的玉冠饰也是佐证。它与凌家滩玉人头戴冠帽相似,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介”字形玉冠饰应有渊源关系,充分证明了三大玉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流。

前面提到的玉版、玉龟和玉签,给牛河梁遗址的玉斜口筒形器出具了“使用说明”。“红山文化晚期玉斜口筒形器的用途曾有很多猜测,如发饰、工具等。直到2007年凌家滩的一位墓主腰裆部出土了玉龟,才有了答案。”徐琳说。

展览接近尾声时,策展团队干脆通过实物和图文的形式,展现凌家滩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红山文化晚期的玉玦形龙、目前所见红山玉器中等级最高的神像“玉祖神像”、龙山文化的玉牙璧等难得露脸的文物,重现九州共辉盛景。徐琳说:“距今5000多年前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出现了大规模的重组与聚合。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争奇斗艳,各自蓬勃发展,又彼此交流互鉴。而凌家滩遗址作为深受玉文化影响的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成果,开启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与思考。”

观展解码

长江下游“文明先锋”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距今5800年至5300年,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自1985年发现以来,这里出土大批重要玉器,是长江下游同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遗址。

考古学家严文明认为,“在长江下游,凌家滩人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它以发达的治玉水平、神秘的宗教信仰、开放的交流共生,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这也是展览名字的由来。

“王者之墓”文物最多

展厅的众多文物都属于编号07M23的墓葬。墓长3.45米、宽2.1米,墓主人头向南。墓中出土遗物340余件,其中玉器210余件、石器近百件、陶器约30件。墓葬底部铺满石锛和凿,墓主面部覆盖1件绿玉钺,腰裆部系挂3组玉龟形器。重达88公斤的玉石猪压在墓口之上。该墓规模之大、随葬品之多,为凌家滩墓葬之最,堪称“王者之墓”。

凌家滩社会已经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围绕祭坛而建的70座墓葬分属于不同阶层——掌握神权的巫师、制作玉器的玉工、身份最低的平民,随葬品有丰有寡。07M23墓主人的身份除了巫师,还有王者风范。专家说,它较完整地体现了凌家滩大墓的葬仪,成为了解凌家滩埋葬制度、礼仪文化、社会分化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

五千年后仍然“时髦”

展览最后两件展品是凌家滩重环玉璧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金牌。前者表面抛光润亮,呈双重环形,内外环之间镂空。这种重环玉璧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中十分少见。2022年北京冬奥奖牌设计灵感之一即来自它。

跨越5000余年,凌家滩的审美依旧靠谱。其中一件玉勺,表面打磨光滑润亮。长曲柄的造型与现在的餐具几乎无异。

展览还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5300多年前的凌家滩,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水运交通便利,人们饲养牲畜,吃鱼肉、狗肉和猪肉等,日常烧陶治玉、纺线织布。其中,一件水晶耳珰制作工艺精良,抛光的净面度很高,其球面体在显微镜下放大120倍观察仍不见磨擦痕,可与现代抛光技术相媲美。

观展提示

●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展期

至3月16日

●提示

展期内故宫将在官方网站推出线上展览并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本报记者刘冕文邓伟摄制图冯晨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