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君元代表: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网石家庄1月13日电(记者祝龙超)“河北省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去年专门出台了《2024年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改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非常关注刑事立案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带来了相关建议。”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乾骥律师事务所主任、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康君元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康君元认为,刑事立案精准与否,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的法治生态。当下,刑事立案存在着该立案的不立案,不该立案立案,立案之后久拖不决,撤案不规范,撤案后发现新证据立案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动摇了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的信心。

“比如假冒注册商标、盗版影视作品等侵权行为,严重损害创新企业的利益。部分执法人员对这类侵权行为的刑事认定标准把握不准,往往以民事赔偿了事,未能从源头遏制侵权,使得受害企业维权成本高昂,创新积极性受挫。”康君元说,“与之相反,个别情况下,一些经济纠纷被错误地当作刑事案件立案。过度刑事化的介入,不仅损害涉事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引发上下游产业链的恐慌,破坏市场的信任生态,破坏经济发展。”

此外,康君元认为,由于部分执法人员存在执法理念偏差、沟通渠道不畅、专业素养存在短板、受经济利益驱使等问题,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刑事案件受理、立案、传唤、询问、讯问不规范以及撤案后发现新证据不能及时立案等现象。

为此,康君元建议,执法部门应该加强涉企案件专项执法培训,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树立“谦抑、审慎、善意”的执法理念。将涉企案件办理质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纳入执法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促使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主动平衡打击犯罪与保护企业发展的关系。同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涉企案件快速反馈渠道,建立公检联合办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衔接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案件流转顺畅,减少或杜绝涉企案件的错误发生。

“检察机关应当强化监督,主动作为担当,精准发力,让每一个涉企案件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公正处理,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康君元说。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