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免不了忘事儿,为了防止出门忘带钥匙,一些老人在门框贴上备忘纸条、把钥匙拴在手机壳上、把钥匙“备份”在门口消防栓里……1月14日,天猫联合阿里巴巴公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凯迪仕、小米、德力西、VOC等13家爱心品牌,启动关注老年人健忘问题的黄扶手计划3.0守“忘”行动,在2025年向社会送出1万个刷脸识别或静脉识别智能门锁,让老人进家门更方便,让“老”忘事成小事。
据悉,这1万个智能门锁分5天发放。首批智能门锁已在淘宝APP上线,1月13日至17日每天上午10点,市民搜索“黄扶手计划”后可以1元限量申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总人口比重超五分之一。高龄老人易出现认知障碍,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认知症患病率为5%;6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五岁,患病率即增大一倍,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健忘。
水龙头、燃气灶忘记关;出了门走到马路对面才想起没带手机;忘带钥匙被锁在门外……对75岁的裘叔叔来说,忘事儿成了生活里的常态。为了不被锁在门外,和裘叔叔一样的老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藏”钥匙的方式,俞阿姨习惯把钥匙藏在门口鞋盒里,雷阿姨会把钥匙塞在门外一块用胶带缠好的石头缝里……
2024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
“黄扶手计划守‘忘’行动通过向有健忘症状的老年人捐赠智能门锁产品,让老年人更加轻松地进出家门,避免因忘记带钥匙而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是对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一次有益的实践。”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说,未来希望各方一起在社区机构中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为老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关注适老化改造,商家与电商平台也行动了起来。“近年来智能锁品牌开始关注更细分的老年人需求,针对老年人记不住密码、指纹易磨损等问题,推出了支持刷脸识别或静脉识别的新一代智能门锁,更适老。”天猫家装家居总经理恩重说,健忘之外,还有更多老龄问题需要被关注、被解决,平台将持续基于老人居家生活的实际需求,推进适老产业基建和供给的完善,加快适老产业的多样化、规模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