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薛岳被任命为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他将粤军残部编为第四军,由弟弟薛仲述担任军长。 薛仲述,生于1906年,原名薛仰霆,字力生。薛仲述是薛岳的三弟,在大哥薛岳的影响和推荐下,他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步兵科学习。 1927年,薛仲述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薛岳的保送及资金支持下,他前往法国学习航空,先是去了梅拉诺航空学校预备班,继而又升入利斯特陆军航空兵学校。1929年8月毕业后,薛仲述在法国陆军航空兵第32中队见习三个月,成为当时十分少有的陆空两栖人才。 薛仲述回国后,被分配到广东航空学校担任少校飞行教官,可正当他准备将留法所学教授给学生时,却因广东军队的分裂而受到排挤。广东当时大部由“南天王”陈济棠的部队所占据,而薛岳则追随另一派,属于张发奎的第4军系统。作为薛岳的亲弟弟,薛仲述自然在陈济棠兼管的广东航校无法立足,被迫只身投奔在第4军服务的大哥薛岳,任军参谋处的上尉参谋,后任补充团中校团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薛仲述随部队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由于大哥薛岳刚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总部缺乏直属保卫部队,薛岳便从老部队第4军中抽调补充团到总部负责警卫工作。 淞沪会战结束后,薛仲述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16期深造,毕业后正值薛岳在陈诚的推荐下,担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仲述便在薛岳的邀请下前往该战区效力,任参谋处作战科上校科长,参与制订该战区的对日作战计划,并屡出奇谋。 此时,薛家的老四薛叔达,在薛仲述的作战科里当参谋,老五薛季良则在司令长官特务团当少校团附,薛家兄弟五人,除老二薛仰芹(字孟坚)在老家持家外,其余四人齐聚一堂。 不过,薛仲述不想就这么一直待在第九战区长官部,当一个无名参谋,他要去前线杀敌,因此向自己的大哥、也是自己的长官薛岳提出了外调申请。对于弟弟的请求,薛岳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成全薛仲述的上阵杀敌之愿,派他到第90师担任少将参谋长。 薛仲述终于如愿到了前线,也即将开始他与日军正面交锋的生涯。 1941年9月,也就是薛仲述担任第90师参谋长的第4个月,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在这次会战中,薛仲述全力协助师长陈侃,参赞机要,甚至一度到前线督战,使第90师在新墙河南岸成功阻挡住日军的进攻。此后第90师奉命投入反攻,薛仲述又随部一路追击,在关皇桥取得捷报,缴获了大量日军物资。 同年12月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薛仲述随部在平江、浏阳等地阻击日军。1943年11月,薛仲述再次随部出战驰援常德,战后升任副师长,不久后,被薛岳推荐后,保送位于印度兰姆伽的步兵战术训练学校,接受培训。 薛仲述是高高兴兴地前往兰姆伽学习,却没想到,当他返回第90师,却看到了一支残军。原来,第90师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期间,在长沙一带遭到日军重创,师长陈侃被撤职查办,曾与薛仲述并肩作战的第268团团长朱始营则被日军俘虏(后脱险),全师战前7894人,战后却只收容到3388人,可说是该师在抗战中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重振第90师的实力(该师曾是第9战区主力师之一),薛仲述大力整顿,一方面继续收容部队突围时的失散官兵,一方面通过大哥的关系,将损失的武器装备陆续补充完整。与此同时,薛仲述想办法鼓舞士气,亲自监督阵亡官兵抚恤金的发放事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使第90师恢复元气,全师官兵恢复到8000余人。 部队编练就绪,全师官兵的士气也得到了复原,但关键还是需要一次胜仗来洗刷兵败的耻辱。不仅薛仲述迫切需要取得战绩,全师官兵也都急切需要证明自己。 后来,薛岳给了弟弟薛仲述和第90师一个机会。1945年7月,第90师奉命参加赣西地区的反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薛仲述敏锐地察觉到当面日军根本无心恋战,便命令所部猛打猛追,一直打到遂宁,杀得日军丢盔弃甲,总算是在抗战胜利前夕了却心愿,一吐胸中恶气。 抗战胜利后,薛岳在和解放军的作战中屡战屡败,在1947年3月,被免去了徐州绥署主任的职务。同年12月,薛仲述在盐南战役中,被解放军打得大败,整编90旅(原90师)旅部被端,副旅长张晓柳、参谋长罗立被俘,薛仲述只身脱逃。 兵败的薛仲述借病赋闲,后来在薛岳被蒋介石重新起用,任命为国民党广东省主席后,薛仲述干脆辞去军职,随薛岳去广州。1949年11月,薛仲述被薛岳任命为暂编第5军军长,1950年1月,薛岳将暂5、暂6两个军和葛先才的暂7军并编为新的第4军,军长一职由薛仲述出任。 海南解放后,薛仲述带着他的残部随薛岳撤逃台湾。此后,薛仲述的部队屡次改编,他也被降职为师长,不过在两年后,又被任命为重建的第五军军长。1967年,薛仲述以中将军衔退役。1996年12月,薛仲述在台北病死,年90岁。
1949年12月,薛岳被任命为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他将粤军残部编为第四军,由弟
史记峰会
2025-01-15 00:42:31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