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陆军参谋长汤尧从曲江逃到柳州后,参谋总长顾祝同又把他电召到广州,

报君知史 2025-01-15 00:42:35

1949年9月,陆军参谋长汤尧从曲江逃到柳州后,参谋总长顾祝同又把他电召到广州,对他说: “奉总裁谕,李宗仁所发表的以萧毅肃、关麟征分别代理参谋总长和陆军总司令的命令,可以不理。参谋总长职务仍由我自己担任,陆军总司令部事务由你代行。” 顾祝同最后叮嘱说:“陆军总司令部应尽可能缩小范围,并准备开往四川。” 汤尧接受指示后,虽然明知国民党已是穷途末路,但由于升官心情,所以表现得十分积极,他立即赶回柳州,决定将陆军总部全部人员和所有随行眷属由黔桂铁路输送至金城江,然后改由辎汽兵团车辆输送四川。 10月初,汤尧飞到重庆,当时蒋介石和顾祝同已经先行到达。顾祝同一听汤尧报告说陆军总部辎汽兵团先头车辆已到贵阳,慌忙指示汤尧,改为开往云南。 顾祝同解释说:“如果各机关都来四川,势必拥挤不下。过去由于卢汉态度暧昧不明,总裁有所顾虑。现在卢汉已向总裁表示忠贞到底,总裁认为可信,因此你们开往云南比较安全得多。” 汤尧正不想在四川受顾的节制,想自己独处一方,立即一面用电话吩咐辎汽兵团车辆改开曲靖,再经铁路转运昆明,一面自己直飞昆明,接洽官兵和眷属住地。 当时国民党军在云南的实力和配置情况是: 第6编练司令部,司令官李弥,副司令官余程万、曹天戈、博克军,驻昆明。 第8军(李弥兼任),副军长柳元麟,驻沾益,下辖第3师(师长田仲达)、第42师(师长石建中)、第170师(师长孙进贤)、第237师(师长李彬甫)、教导师(师长李精干)。 以上各师驻扎在四川泸州到云南沾益的川滇公路线上,正陆续向滇东行进集结中。第8军所辖番号不少,但实际兵力不过2万多。 第26军,军长余程万,副军长彭佐熙,驻蒙自,下辖第93师(师长叶植南)、第161师、第193师(师长石补天)、补充师(师长罗搴旭)。 以上各师驻扎在滇南的开远、蒙自、建水、石屏一带,193师驻滇东曲靖附近的三岔。 此外,还有迁到云南的陆军总司令部,下辖警卫团、炮兵训练营、工兵训练营、炮兵学校、宪兵第18团、宪兵第23团、第370师(收容各方面溃散游杂兵编成)。 汤尧一到昆明,便去见云南省主席卢汉,卢汉托病不见。汤尧不得已,只好去见云南绥靖公署副主任马瑛(主任卢汉兼任)和参谋长谢崇文,马、谢二人都是汤尧的陆军大学同期同学,但两人也都互相推诿,汤尧还是得不到半点要领。 马瑛对汤尧说:“昆明市人口太拥挤,也实在腾不出房子来。至于外县情况,谢崇文比我熟悉,你可以和他商量商量。” 汤尧见了谢崇文,谢崇文却说:“我哪里敢作主,还是请你同马副主任谈判吧。” 这明摆着是互相推诿,应付汤尧,汤尧无奈,只得先跑到曲靖,看一看已经到达的陆军总部官兵和眷属的情况。 陆军总部机构庞大,有一千多军官,再加上这一次拖老带少的一大批眷属,来到曲靖之后,不仅住地拥挤不堪,连配发的粮食也领不到。甚至包括中将署长、副署长在内,大家都在街头拍卖私人衣物,用来维持一日三餐。警卫团则拿着当地政府所发给的征粮证,分头下乡,四处搜粮。军乐部居然到戏院演奏卖票度日。庞大的无线电队第4区台,只好代拍商电,收费过活。种种狼狈情况,真是难以形容。 李弥听说汤尧到了曲靖,就从沾益赶来会面。李弥对汤尧说:“卢汉态度暧昧,倒不是不愿意给你们驻地,而是怕你们碍手碍脚。” 接着,李弥又汤建议说:“陆军总部最好退过怒江,驻到腾冲去。以第8、第26两军作基础,加上陆军总部各兵种专业人材,进可以扩展势力,退也可以固守自保。现在我已经将第8军眷属集结在昆明附近的大板桥,等车输送腾冲,希望你也作同样准备。不过26军余程万和我合不来,还得要你去疏通疏通。” 到了11月初旬,汤尧再次来到昆明,见到马瑛说:“请你干脆些说一句,是不是拒绝陆军总部驻在云南?” 马瑛无法再推诿,只得说:“卢主席不欢迎你们来昆明,你们就姑且暂住元谋县吧。不过在你们移动中,不要通过昆明市,最好由呈贡起旱,越过昆明。” 汤尧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客人呢?” 马瑛说:“将来你总会知道的,我是好意。”后来汤尧才明白,当时卢汉起义准备已到成熟阶段,所以马瑛为公为私,都不希望陆军总部进入昆明。 汤尧随即飞回重庆向顾祝同面报接洽经过。当时顾祝同也仅仅认为是卢汉不愿有个大机关压在头上,没有料到卢汉就要实行起义。 11月下旬,汤尧又随顾祝同逃到成都,12月7日他又带着陆军总部经费,跟张群同机飞昆明。 张群飞昆明,是传达蒋介石命令,要李弥、余程万、龙泽汇等去成都听训的。飞机到昆明后,卢汉、马瑛、李弥、余程万,龙泽汇等都在机场迎接张群。 马瑛送汤尧到临时招待所,一进门,还没坐下,他就对汤尧说:“这房子倒很好,就是住的人不大吉利,常常被关起来。” 汤尧一听这是话里有话,在送走马瑛后,连夜逃离昆明前往曲靖,这也就是卢汉在9日夜发起云南起义时,为何汤尧这个大员没有被抓的原因。

0 阅读:69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