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妙招

新浪财经 2025-01-16 07:17:34

在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压力的影响下,“高血压”早已不是陌生词汇,它悄然潜伏在许多人的身体里。而高血压性脑出血,犹如隐匿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影响人们的平静生活。了解它、预防它,是守护健康、维系家庭幸福的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了解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压使得脑内小动脉的管壁发生改变,比如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将导致血管壁的弹性减弱,甚至脆性增加。一旦血压骤然升高,薄弱的血管不堪重负,就会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脑实质内或者破入脑室,压迫周围脑组织,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发病时,患者常突发剧烈头痛,仿佛脑袋被重锤猛击,随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喷射性的呕吐,这是颅内压急剧升高的信号,还会出现肢体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乃至昏迷。即便有幸经抢救保住性命,致残率也颇高,后续漫长的康复之路不仅充满艰辛,也会给患者身心、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如下:

1.管控血压——重中之重

既然高血压是“罪魁祸首”,管控好血压就是做好预防的关键。建议家庭常备一台电子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正常成年人至少每年正规测一次血压;中老年人、肥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3至6个月测量一次;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每天固定在6时至10时、16时至20时这两个时段测量,并如实记录,便于医生精准调整用药。对于高血压患者,最关键的是要遵医嘱按时服药。降压药种类繁多,医生会依据个人血压水平、身体状况量身定制服药方案。同时,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否则会造成血压反弹,极其危险。服药期间若出现不适,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除此之外,生活方式调整也不可忽视。患者在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减少腌制食品、油炸物、糕点的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取。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香蕉、橙子、牛油果等,肉类如牛肉、鸡肉、鱼肉等,以及红薯、豆类、坚果等,均富含钾元素,利于排钠降压;建议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酒精则会干扰降压药效果,加重肝脏代谢负担;推荐适度运动,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3至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但应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期运动,以防发生意外。

2.稳定情绪——别让情绪“引爆”血压

情绪大幅波动堪称高血压的“催化剂”。生活、工作压力大时,人易产生焦虑、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致使血压飙升。学会情绪管理十分必要,培养兴趣爱好可转移注意力,比如书法能静心、绘画可怡情、钓鱼助放松。情绪激动时,试试深呼吸,缓慢吸气5秒、再缓缓呼气5秒,重复几次,平复心情。当遇上烦心事,多与家人、朋友倾诉,别独自憋着。

3.避免过度劳累——给身体“留有余力”

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无论是连续熬夜加班、高强度体力劳动,还是长途奔波,都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也会随之升高。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每天7至8小时睡眠,养成规律生物钟(当然,睡不着也不要焦虑,困的时候自然会睡着的);工作间隙适当休息,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拉伸放松;节假日避免行程过满,留时间休闲、调养……总而言之,要对自己好一点。

4.防治便秘——小问题关乎大隐患

便秘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危机。便秘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急剧上升,血压也跟着升高,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脑出血。预防便秘,饮食上多摄入膳食纤维,粗粮、蔬菜、水果是“主力军”;每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适度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肠道舒服了,人也会感觉更棒。

5.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体检是健康的“安全阀”,建议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肾脏、脑和视网膜产生影响,因此体检时应有所侧重。除了常规检查项目,高血压患者要着重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心电图、肾脏及心脏彩超等,必要时进行脑部CT或磁共振(MRI)以及眼底检查。高脂血症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影响脑供血;高血糖则会加重血管损伤;肾功能关乎降压药代谢;心电图、心脏彩超可以排查心脏并发症;脑部影像检查能早期发现微小血管病变;而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病变……发现异常要及早治疗,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及用药方案。

6.冬季防护——特殊时节特殊对待

冬季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高发季,寒冷刺激使体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外出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温度,18℃至22℃为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37℃至40℃较为合适,洗澡时长控制在15至20分钟,避免浴室闷热缺氧致血压波动;晨练时间适当推迟,待气温回升、阳光充足时再出门活动。

7.突发状况应对——关键时刻不要慌乱

尽管全力预防,意外仍可能发生。若身边有人突发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应立即拨打120,清晰告知急救人员事发地址、患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解开领口、腰带,保证呼吸顺畅;切勿随意搬动、摇晃患者,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作者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