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5日电(张煜欢郭天奇)全民健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副主任潘华群表示,需要从场地设施建设、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普及运动技能以及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以社区和乡村为体育单位推动全民健身,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在潘华群看来,场地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据其介绍,政府已计划在2025年利用城乡空地新改建10000个体育场地、设施。“在社区,可以利用闲置空地、公园绿地建设小型健身设施,如健身路径、篮球场等。在乡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育健身区域,配备适合乡村特点的体育器材。”
潘华群在其提案中提到,建设杭州体育场路体育特色街区,通过对杭州市体育场路(拱墅区至西湖区段)的整体规划和改造,创建一个集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用品销售、运动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街区,增强街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此外,潘华群还建议推进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共享,如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在非教学、非工作时间向公众开放。
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潘华群也发出倡议,倡导省内28000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如跑步。2024年,浙江省举办各类马拉松路跑赛事活动超370个,吸引超86万人次参加,“黄龙氢快跑”等活动扩大了路跑赛事的影响力,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人是全民健身的主体。为激发居民的健身热情,可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健身活动,如社区运动会、乡村趣味运动会等。”潘华群说。
同时,潘华群也表示,运动技能是全民健身的关键,应在社区和乡村广泛开展运动技能普及活动,如开设健身课程、举办技能培训班等,向居民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邀请专业教练、退役运动员走进社区、乡村进行现场指导的同时,注重发挥本地体育骨干的引领作用,培养社区和乡村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带动更多人参与健身活动,也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