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可邑小镇"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让乡村更有味道》入选CUMTA2024年度文旅盛典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
可邑小镇:"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近年来,可邑小镇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原汁原味又颇具特色的非遗文化之旅,促进非遗活化与利用,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可邑小镇先后被评为“4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运动休闲小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可邑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
强化阿细民族文化符号
可邑小镇以传统的民族村落提升改造为起点,景区建设充分遵循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自然肌理和文明形态的发展规律,按照“一轴、一核、三片区”的空间格局规划建设,以可邑古村为核心改造提升,在不断完善休闲度假、业态丰富、生态宜居等功能的同时,充分凸显彝族特色阿细文化风情。
把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细祭火、阿细器乐、阿细婚俗、阿细刺绣等手工艺以及阿细神性的迁徙史等优秀的彝族阿细文化贯穿于小镇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打造以彝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风情小镇。
同时,配合办好“阿细跳月民族节”“彝族火把节”等区域性民族节庆活动,创新推出电音火把节,将阿细歌舞融入“村BA”篮球赛、彝族摔跤比赛等赛事活动,在一场又一场的文体活动中迸发“阿细文化”的时代魅力。
融合丰富旅游体验业态
可邑彝族博物馆、蚂蚁哨非遗传习馆推出阿细跳月体验、彝族乐器制作、彝绣体验、手工草编等体验活动,非遗旅游体验不断丰富。
推出可邑阿细故事客栈、阿细家里民宿、左右谷里客栈、森三里彝舍民宿等一批融入阿细文化元素的民宿,提供更加独特的住宿体验。
创建“森三里”食堂彝家特色菜品牌,让“彝家八大碗”的独特美食体验满足游客的味蕾。开展非遗文化展演,将《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细霸王鞭》《阿细民间器乐》等国家级、州级非遗项目作为可邑小镇景区常驻展演歌舞节目,融入到参观游览项目中,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围绕民族文化符号传承,打造非遗特色文创,推出“田言弥语”文创集市,大力开发彝族阿细小三弦、刺绣、挂包、银器饰品等彝族风情纪念品,逐步形成“看非遗、研非遗、吃非遗、玩非遗、买非遗”的旅游新方式。
突出特色壮大旅游产业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可邑小镇不断引导以阿细文化为核心的特色资源的活化与转化,景区新产品新业态的有效供给不断丰富,可邑村内民族文化创意、民族手工艺、农家生态菜、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兴起,带动旅游+产业复合发展,为可邑小镇带来高效率增值。
为可邑小镇的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编排/任泉宇
综合/红河文旅、弥勒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