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陈睿君梅江文)近日,记者走进陆良县三岔河镇杨家坝村的蓝莓种植基地看到,虽然正值寒冬,但基地智慧大棚内的蓝莓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抢鲜上市。
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岳振胜说:“我们去年试种了30余亩蓝莓,整体长势良好,挂果率高,预计产量可达40吨、产值达300万元。”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蓝莓的需求,该基地采用数字化智能管理技术,使用智慧大棚种植蓝莓。一棵棵蓝莓树被栽种在黑色的盆内,盆与盆由白色的塑料管连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种植,并采用传感器实时获取棚内的温度、pH值等信息,对棚内温度、湿度进行科学调控。
“我们的智慧大棚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使棚内的温度、湿度一直保持在适合蓝莓生长的最佳区间,为蓝莓‘量身’打造了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室’,从而保障了蓝莓的最佳口感。”蓝莓种植基地生产主管李小鹏介绍。
过去的杨家坝村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相对单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为此,杨家坝村“两委”班子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积极探索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三岔河镇杨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洪林说:“过去我们村一直以蔬菜种植为主,去年,我们引进了蓝莓种植,在立足村子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蓝莓种植基地,建了智慧大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