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涌山“妈妈团”:“党建+妇建”激发新活力

▲开展公益活动。摄影∣通讯员余衡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通讯员朱德文、余衡)前不久,乐平市涌山镇村民余某和黄某因工作压力和沟通问题濒临离婚。当地志愿服务组织“妈妈团”志愿者协会得知后,由经验丰富的王阿姨和心理咨询师潘老师介入,通过访谈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善沟通,学会理解对方。事后,夫妇俩的关系显著好转,决定共同修复婚姻。这个故事是乐平市涌山“妈妈团”日常调解纠纷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乐平市涌山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新路径,创新组建“妈妈团”志愿者党支部,以妇女党员为核心,联合镇村有威望妇女、心理学教师和村(居)委会妇女主任等,形成了由27支“涌山妈妈”服务队的组成的“妈妈团”志愿者协会,现已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

▲开展就业培训。摄影∣通讯员余衡

贴心服务有效破解难题

“我们夫妻俩常年在外务工,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料,平常与孩子沟通少,感谢妈妈团志愿者开展的‘党群一家亲’无线亲情连线活动,帮助我们关心孩子的成长动态,让我们在外务工更加安心了。”近日,涌山村在外务工的曹某对妈妈团志愿者表示感谢。

2024年以来,妈妈团志愿者针对涌山外出务工人员多,老弱病残及留守儿童达500余人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党群一家亲”无线亲情连线活动,以微信、QQ等视频通话的形式,及时了解掌握部分家庭当前关系是否融洽,是否存在矛盾纠纷,对发现的矛盾纠纷苗头及时登记和上门疏导。迄今已帮扶留守儿童200余名,其中结对帮扶留守儿童21名。

“家庭婚恋纠纷总算有了个知心的公正话事人了,通过妈妈团志愿者的调解沟通,我和妻子都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责任,互相解开了心结。”涌山镇枫林村村民王某感慨道。

“妈妈团”提供妈妈式服务,坚持贴心自治协商调解,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妇女党员和有威望的妇女主导,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涌山村村民王某因彩礼问题面临困境,“妈妈团”及时介入,成功降低彩礼金额并促成双方和解。

据统计,迄今为止,“妈妈团”志愿服务队解决家庭婚恋纠纷10余条,邻里纠纷30余条,其他类纠纷包括土地纠纷、赡养纠纷等等20余条。

多元化引导促进基层治理

“许多纠纷的产生都是一段时期矛盾不断积累的过程,很多矛盾隐患不去关注往往演变成大问题。”涌山镇妈妈团团长江美玲说。

为提升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效率,更好地做好纠纷发生的前端预防工作,巩固治理成果,“妈妈团”开展“三帮”巩固,多元化引导促治理。对存在纠纷隐患的家庭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精准帮教方式,转变当事人思想,缓和家庭矛盾;建档案帮助撮合,建立个人立体档案,通过数据库匹配,帮助适龄男女再配对,解决婚恋问题。

今年以来,通过数据库匹配的形式已为13对适龄意向男女牵线搭桥,其中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有5对;针对煤矿关闭导致的待岗问题,“妈妈团”创办“妇女创业者协会”,提供专业技能讲座,提升妇女就业能力,仅2024年就开展职业技能、创业知识等各类培训86次,成功助力300余名女性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或者创业之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