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随着为期40天的春运拉开序幕,这场年度大迁徙的迎来送往、离愁别绪又将在各大车站上演。南京地处东西南北交汇处,是重要的停留转运之地,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南京南站,还是有着“最美火车站”之称的南京站,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古代南京的驿站虽然远不如今天便捷,却经历代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金陵驿、白下驿、蛇盘驿等极其丰富的驿站遗产。
中国最早的水驿在南京诞生
古代邮驿是国家通信机构,事关军国大事,历代统治者对其都十分重视。
据南京文史专家朱炳贵介绍,我国邮驿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主要负责传递文书、情报、书信等。驿道沿途设置有休息站,所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五十里有市,市有馆候”,候馆即接待使客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驿站。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远行之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驿站稍作歇息,再度踏上征程。此外,它还是连接各地的重要枢纽,承载着物流、信息和人员交流的重任。
“南京的邮驿事业可以从六朝时说起。”朱炳贵说,由于东吴境内水网发达,便出现了邮驿水陆兼设局面。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驿。
到了东晋,从长江水道由南京到九江设置有一条快速的江行水驿,一昼夜可行300里。
“乌集传舍头。“这是南齐时期,建康城(今南京)里流传的一首童谣。朱炳贵认为,“传舍”正是当时对邮亭驿站的一种叫法,可见当时的建康城里设有驿站,并可由此通达国外。
通过种植杨树计算驿站里程
唐朝时期,驿站遍布全国,全国共设一千六百多座,分陆驿、水驿、水陆驿。通驿大道上一般三十里就建有一座驿站,驿路上“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极其繁忙。南京地区设置的驿站有白下驿、石头驿、临江驿及信义馆、汤泉馆、钟山馆等。
据朱炳贵介绍,白下驿位于今南京城东大中桥边。大中桥古称白下桥、长春桥,“当江浙诸郡往来之冲”,为人们行旅必经之地。桥边还建有驿亭,称白下亭,亭旁植有三株杨树。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李白在《金陵白下亭留别》这首诗中就提到了这三棵树。古时候在驿路上植杨树以计算里程,一般十里种三棵,百里种五棵。有时十里处还建有亭,名曰长亭。长亭正是古人送别分手的地方,所以,李白在诗中感叹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毫无疑问,白下亭也是人们迎来送往之地。诗人王勃就在此与一个担任少府的唐姓朋友饯别,并留下一首《白下驿饯唐少府》。此外,由“小子别金陵,来自白下亭”可见,李白也曾在白下亭与友人分手。
古金陵驿又名“蛇盘驿”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祥兴二年,坚持抗元的文天祥寡不敌众,在广东被俘,在被押送至京城的路上,曾被羁押在金陵驿。面对斜阳衰草、断壁残垣,文天祥写下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诗篇。与诗篇一同载入史册、广为人知的,还有这座金陵驿。
今天的金陵驿旧址就在南京栖霞区马群街道所属一个小山岗上,现已被列为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处修建有一座“文天祥诗碑亭”,亭坐北面南,亭中碑石正面刻文天祥像,背面录《金陵驿》诗。
殊不知,“金陵驿”另有一个名字,而且和即将到来的蛇年有密切关系,叫作“蛇盘驿”。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宋《景定建康志》和元《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古金陵驿,亦名蛇盘驿,在上元县长乐乡一个叫蛇盘的地方。俗呼“佘婆”,是有佘婆其人而名其岗,后因音讹为蛇盘。
因为有了佘婆,所以有了蛇盘,也就有了蛇盘驿,此地还诞生了蛇盘铺。
从驿站发展成为小集市
“宋朝驿站分为馆驿和递铺。”朱炳贵介绍道,馆驿是官员、使者中途停留息的地方,递铺则负责传递政府公文和书信。递铺分为马递、步递、水递、急脚递。其中,急脚递系宋朝首创,以金牌为通信凭证其速度极快,日行可达四五百里,多用于军事目的。
其时,南京地区的驿道共设有50多座驿站,包括永宁驿、秣陵驿、金陵驿、东阳驿、柴沟驿、下蜀驿、漆桥驿、官塘驿等,不但把当时的重要市镇都串联了起来,驿站还设有馆舍,供应吃住。
此外,当时的建康府还沿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设置50多个递铺通往邻近州府。递铺一般相距10里。其中,往镇江府的驿路上即设东门铺、东十里铺、蛇盘铺、麒麟铺、东流铺等。不少名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王安石也曾在蛇盘驿停留过。”朱炳贵介绍,随着驿站、递铺的兴起和发展,此处后来成为商品买卖交易小集市,商贸行旅,熙来攘往,南宋诗人曾极的诗作《蛇盘驿》即描述了其规模之大和繁忙景象:“枳篱华屋半雕残,列肆屠羊客卸鞍。霸气销沉形胜歇,龙盘何事作蛇盘。”
到了清朝,蛇盘已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村庄,又被分成东蛇盘、中蛇盘、西蛇盘三个自然村。
麒麟铺等驿站名沿用至今
明朝定都南京后,有10条水陆大通道以南京为中心向全国辐射。这些道路每隔60里或80里,即设有一座驿站或递运所、急递铺。驿站的主要职能是通邮传命、接待使客;递运所有水陆之分,主要负责运送物资和人员;急递铺则专司递送普通公文。
其时,南京城区及周边共设置有15座驿站,包括会同馆、乌蛮驿、龙江水马驿、江东马驿、大胜驿、江宁马驿、龙潭水马驿、云亭驿、江淮驿、棠邑驿、东阳马驿、太平驿、中山驿、江浦驿、六合驿。
会同馆堪称天下第一驿,专门负责接待国内少数民族首领或外国使臣。明《永乐大典》载:“会同馆,在长安街西,四方进贡使客所居。”明代南京长安街,东北起西长安门,西南止大中桥,大致今八宝东街、八宝前街一线。旧址大约在今瑞金路御河新村一带。
“洪武初年种,亭亭接上林。新梢过碧瓦,绿叶荫华簪。舞集鸾凰盛,生成雨露深。我来歌盛德,绕树一沉吟。”其时,高丽使者郑梦周出使明朝,并留下诗作《会同馆柳》,首先映入其眼中的正是会同馆门前的柳枝。
明初《洪武京城图志》载:“乌蛮驿,在会同馆西,以待四夷进贡使人。”乌蛮驿在会同馆西,主要负责接待外宾的随行人员。而江东马驿坐落在江东门外大江边,供海外商人住宿。
据朱炳贵介绍,明代驿站之间还设置有驿铺,供驿卒休息停留。如南京上元县境内便建有城东馆、磨石馆、麒麟铺等。其中不少名字今天仍在沿用。
到了清朝晚期,古老的驿站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最南端的浦口火车站开始登场了。今天,这个“最文艺车站”已成为南京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仍在诉说着历史深处迎来送往的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