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张燕冰
1月15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走进泸州市合江县天立学校,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展演用自编自演的形式,生动再现泸州红色经典,展现了泸州发展红色教育的丰硕成果。
思政课展演现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在《小军号的回响》《星火泸南》等节目中精彩演绎。舞台上,师生们化身历史的讲述者,用极具感染力的表现,让台下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师生现场演绎红色故事
同时,武术世界冠军杜博文分享了自己代表中国武术国家队出征日本斩获男子南刀金牌的拼搏经历。优秀青年代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拉索”运行办业务主管张木分享了作为一名95后,克服无数困难,与同事们在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建设拉索的奋斗历程。
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泸州着力开展“本土红色文化师生演”思政课品牌建设,形成“挖-观-讲-演-行”一体化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模式,赋能思政教育。
杜博文讲述冠军故事
张木讲述“拉索”故事
“我们将革命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迁燕说,学校所处的纳溪区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学校组织师生收集整理本土革命故事和革命历史资料,积极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倡导活动不是少数文艺能手的专利,而是全校师生风采展示的舞台,鼓励广大师生变“我看”为“我演”“我创”。
“我们还结合音乐、舞蹈、美术、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力求让师生有知识的获得、情感的升华和观念的形成。”黄迁燕说道。
整合红色资源,提升育人实效,充分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教育。据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许多焱介绍,泸州依托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开设校本课程,打造校园文化。比如,古蔺县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重走长征路追寻先辈足迹”研学旅行及“红色故事天天讲、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诗词天天诵、红色教育天天有”系列教育活动,建设红色文化校园,打造红军小学6所。叙永县编排原创红色剧目、歌曲、朗诵、舞蹈等节目24个,实现本土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堂有机融合;石厢子中心校依托石厢子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图片由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