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暖人心

身边24小时 2025-01-17 06:43:05

海东市检察机关秉持“应救尽救”理念,积极拓展司法救助渠道,创新救助模式,为困难群众送去司法温暖,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2024年,海东市检察机关不断拓宽司法救助形式,延伸司法救助工作触角,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依托司法救助线索筛查模型,拓宽救助对象,形成资金救助、心理辅助等多元化救助模式。通过与海东市乡村振兴局、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协作,形成跨区域、跨部门、上下级联动救助方式。同时,依托司法救助线索筛查模型,精准拓宽救助对象范围,确保救助工作精准高效。

2024年,海东市检察机关共对23件33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及信访人开展司法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93万元,切实缓解当事人生活困难,有效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让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力破“婚姻大事”难题

婚姻登记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面对“离不掉”“结不成”的婚姻问题,海东市检察机关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全面破解“婚姻大事”难题。

针对婚姻登记中的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问题,海东市检察机关专门启动“行政检察助力解决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婚姻登记”专项行动,通过加强与海东市民政部门的协作,共同探讨婚姻管理工作中的困难,畅通当事人申请监督途径,提高办案效率。同时,加大公开听证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此外,充分运用检察建议,规范行政行为,推动诉源治理,从源头堵塞工作漏洞。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海东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相关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1件,发出检察建议19份,督促行政机关撤销错误婚姻登记,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婚姻登记秩序。

让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

近年来,海东市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和实践数字检察的新模式、新路径,以数字赋能监督,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顺应时代趋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海东市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启动数字检察战略。自数字检察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检察机关通过应用自建模型和推广模型,在公益诉讼、民事行政监督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检察监督效能。截至目前,共公益诉讼立案262件,民事行政立案34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撤案44件,制发检察建议书194份、纠正违法通知书73份。

2024年,海东检察机关2个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4个模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应用成果十佳精品模型。海东市人民检察院被最高检确定为首批“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

《西海都市报》(2025年01月17日第A8版:青海·综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