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7日电(刘小莉)新年伊始,成都市郫都区川菜产业“立园满园”行动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2024年,中国川菜产业城规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9.92%;累计增加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10.16%。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是中国川菜产业城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更是为川菜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新领航产业发展破浪前行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消费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中国川菜产业城内的企业却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不断调整生产策略的结果。例如,部分企业针对消费者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加大了对低盐、即食类川菜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徐垒介绍,企业紧跟健康消费趋势,全面布局“零添加”产品线,推出便捷化、复合化、年轻化的系列新产品,针对餐饮端客户推出郫县豆瓣油等。企业对郫县豆瓣的全系列的产品做到了“零添加”,包括特级豆瓣、一级豆瓣和红油豆瓣。同时,加大“零添加”产品推广,“零添加”产品取得不错的成绩。
园区企业在创新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聚焦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产业链协同发展。新华西、天味家园、丹丹、川海晨洋、新宇晟世、杨国福、中药饮片7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成为产业城发展的中流砥柱。新华西乳业凭借卓越的生产管理体系,荣获全球卓越制造大奖,彰显了中国食品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郫县豆瓣罐式稳态发酵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郫县豆瓣这一传统川菜调料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项目推进上,同样跑出了“加速度”。园区全年签约注册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43.6亿元,其中重大项目5个。丹丹技改、福欣2个项目顺利完工,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新开工项目4个,并完成150亩供地,为园区后续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
锚定目标续写产业辉煌新篇
踏入中国川菜产业城,货运车辆往来穿梭,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专注作业,处处洋溢着拼经济的火热干劲。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川菜产业城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目前,中国川菜产业城正积极筹备一场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受邀请的马来西亚中国餐饮协会将于2月中旬组织餐饮企业前来考察,洽谈“郫县豆瓣+”系列产品进入马来西亚中餐厅的合作事宜。为了迎接这次来访,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
成都双创管委会副主任朱小燕说:“助推川菜‘出川’‘出海’,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川菜产业城正积极搭建产品出海服务站、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电商直播基地,以及山姆、红旗连锁等商贸需求对接平台。同时,联合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绿色食品商会等行业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川菜产品的销售渠道。”
当前,绿色食品行业发展迅猛,但竞争也异常激烈。数据显示,超80%的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绿色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品质把控稍有疏忽,就可能被近70%注重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所抛弃。尽管挑战重重,但机遇也同样巨大。园区管委会正和企业一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胆开辟产业新赛道、努力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
朱小燕表示,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川菜产业部将紧紧围绕“抓经济就要抓园区”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坚持“抓企业就要抓服务”的理念,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服务企业活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招聘、市场拓展、外贸出海、融资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诉求,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力争在2025年,中国川菜产业城新增规上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规上产值110亿元、园区营收135亿元,为川菜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让川菜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朱小燕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