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深耕农畜产业,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农村成为村民安居致富的美丽家园。
“有了政策的支持,我的牛养得踏实。”1月16日记者在采访商都县屯垦队镇壕欠村养牛大户高举时说。高举现有肉牛300余头,养殖业发展颇具规模,为乡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事业发展之初,高举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几年来,在圈舍基础建设、饲料储备等方面,大约收到17万的资金支持。”高举说。
商都县现有肉牛存栏7万头。
为了让农业发展“强起来”,商都县全力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以“一薯两牛”为重点,持续实施产业奖补政策,培育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和家庭牧场,也为像高举这样回乡创业的能人大户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在持续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后,商都县现有肉牛存栏7万头,肉羊存栏95万只。同时,商都县推动县域内伊利集团优源牧业扩大生产,实现年产优质鲜奶10万吨以上,让商都牛奶香飘四海。此外,商都县以稳面积、增单产作为农业发展之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稳定在20万亩以上。在支持马铃薯技术创新方面,商都县建成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航天育种、基因编辑等选育创新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推进蓝天福景堂年产2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转化率达80%,持续巩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成果。
三虎地村幸福院内食堂方便群众就餐。
农村美,村民日子才会过得美,为了让农村面貌“美起来”,商都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完善升级村级公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机制,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完善养老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我们村现在庭院干净,道路宽阔,村里还建有养老互助幸福院,院民们吃有食堂,病有村医,有空就在活动室里跳跳舞,娱乐娱乐,大家都十分满意。”商都县三大顷乡三虎地村党支部书记郝旺见证了村里这些年的向好变化。商都县各乡镇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治理模式,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雨天种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好村庄不仅宜居更要宜业,让农民生活“富起来”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商都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群众致富渠道更广、收入更有保障。“我也像城里人一样,有班上了,现在我在村子附近的雨田种养殖合作社喂养肉羊,合作社一年给我6万的工资。”商都县十八顷镇胡家村村民霍军高兴地说,“这个合作社的厂区是由京蒙协作资金建设完成的,合作社养殖业发展好,带动了我们周边村民肉羊养殖热情,也让我有了固定收入。”雨田种养殖合作社肉羊养殖项目,是商都县京蒙协作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一个典型。商都县持续深化京蒙协作和定点帮扶,巩固提升各领域合作交流成果,同时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作用,在教育、医疗、科技方面争取更多人才和资源支持,为商都县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此外,商都县坚持因村制宜,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休闲采摘、餐饮民宿等乡村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跑出商都县乡村全面振兴的加速度。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郭奇男
商都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琚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