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余开洋摄影报道
1月16日,记者从“向人民报告”达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达州全市公安机关破获电诈及关联案件4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82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达州市政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许高山通报,2024年,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损失同比下降3.78%,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据许高山介绍,达州公安推进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其中通川公安破获“4·17”断流专案,捣毁位于境外的诈骗窝点1处,抓获回流嫌疑人105人;达川公安破获“11·08”专案,捣毁一个以介绍出国务工为由,诱使国内公民偷渡出境的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139人;大竹公安破获涉及全国23个省区市的“7·24”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3人,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据统计,“全民反诈”全市预警反制宣防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达州全市处置各类预警信息45万余条,止付涉案账户4.6万个,冻结涉案账户8782个,冻结涉案资金1.04亿元,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追赃挽损并返还受害人1100余万元。
电话卡、银行卡、网络黑灰产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源”。为有效预防“两卡一网”违法犯罪活动,达州公安、金融、通信、教育、网信等部门建立了“两卡一网”治理机制,深化“断卡”整治、涉诈“资金链”治理和网络黑灰产整治。全市打掉涉“两卡”犯罪团伙85个,打击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1240人,惩戒涉“两卡”违法人员973人,涉案“两卡”线索同比下降32.19%。
“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这五类诈骗类型,占达州整个诈骗案件的近八成。”会上,许高山介绍了当前达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类型。对此,他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不一必”,并牢记“八个凡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信息和线索,要立即向公安机关咨询和举报。同时,呼吁大家主动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发布会上,法院、检察院、公安、教育、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就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回答记者和群众代表提问。
关于个人应如何防止银行卡账户变成涉案账户,个人银行卡账户涉案后,将受到哪些惩戒措施等问题,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四级调研员廖崇杰作了相关介绍。他介绍,公民防范银行卡涉案,要做到守好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住址、账户等相关个人信息,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与密码,不点击陌生链接、添加陌生账号、下载不明APP及向陌生账户转账;拒绝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不收来历不明资金,不做诈骗帮凶;远离网络赌博、刷流水贷款、虚拟货币及非正规投资理财、非法套汇换汇,日常多学反诈知识提升防骗能力。
廖崇杰还介绍了个人银行卡涉案后的惩戒后果,一是“不能用”,手机银行转账、线上支付等便捷功能受限,仅保留代扣代缴基本生活款功能,其余业务只能柜台办,消费只能用现金;二是“不能开”,主流支付账户及实名数字人民币钱包都不能新开;三是“限制开”,虽可新开银行账户,但功能受限似“存折”,仅能接收转账汇款,业务也须到柜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