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胸针取名‘柿柿如意’,采用传统手工技法制成,中间镶嵌了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1月16日,在抖音平台匠人乔专营店的直播间里,主播丹妮一边介绍,一边将中式民族风气质小香风胸针递到镜头前展示。点开直播间的小黄车,纯手工皮雕手提包、真丝盘扣民族风复古文艺无袖马甲、气质轻奢简约小众个性银链、剪纸画轴、剪纸窗花、手工钩织发夹、非遗真皮皮雕装饰画等近200款宁夏非遗商品琳琅满目。
直播间展示贺兰砚。
直播间展示皮雕包包。
直播间展示手工胸针。
“传承匠心非遗、共品年味文化”银川线上非遗年货节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牵头策划,市文化馆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联合承办,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上线,在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同时开设直播间。截至目前,已有11个非遗项目加入线上年货节,销售额近千万元。
直播间销售的剪纸画轴。
直播间销售的手工皮雕包。
银川线上非遗年货节以直播带货、短视频、视频号等推广形式为主,根据每个平台的特点推出不同的非遗产品。直播间的主理人是宁夏皮雕项目非遗传承人乔雪。经过几年探索,她不仅将皮雕商品卖出了名气,在网络直播间人气也渐旺。乔雪介绍,抖音主要吸引年轻人群,重点推广贺兰砚、扎染围巾等文化时尚类产品;快手主要吸引三四线城市用户,突出实用性产品如滩羊皮坐垫;小红书针对年轻女性,推广适用于家居装饰的剪纸、彩沙画等;视频号吸引中年人群,通过匠人故事强化信任感。
此次银川市搭建“一方平台”,吸引多方参与,紧抓传统节日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打造“文化+消费”双赢的新模式,助力非遗产品走向市场,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整合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活动,将分散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形成规模效应,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通过线上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和区内外群众关注非遗,促进非遗产品销售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
截至目前,银川市已先后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六批,申报项目159项,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