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平凉:多彩非遗庆新春

编者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中国人基于传统历法体系,确定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度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春节囊括了众多、具体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在新旧年俗的交织中,我们品味过往,感念岁月,畅想未来;在近距离感知春节的点点滴滴中,共同感受着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甘肃省文旅系统拟以“我们的春节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有序开展系列宣传,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活态呈现陇原儿女独特的年俗礼仪、民风气质、精神特质,表达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家庭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深深祝福。

现将全省各市(州)与春节有关非遗项目、习俗、活动等进行发布,以飨广大网友和读者。

平凉:多彩非遗庆新春

平凉地处陇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瑰丽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春节期间别具一格的庄浪高抬、点灯背猴、春官说诗等非遗民俗表演,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庄浪高抬”闹新春

庄浪高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代表了庄浪社火的最高艺术成就,是庄浪人民节日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每逢正月十二,庄浪民间举办规模盛大的庙会,来纪念修筑水洛城的宋代刘沪将军。当天,人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来到县城观看高抬表演,喜庆新春佳节,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生活美满。

庄浪高抬作为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形式构思奇巧,造型独特,艺人们利用力学原理,根据所扮故事情节,精心设计,用木椽扎绑,或用钢筋、钢管焊接成各种类型的骨架,再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和成人,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经过精心化装的剧中人,巧妙而牢固地附在高抬上,飘飘然凌空展现,大有从天而降之势,有的如“飞燕凌空”,有的似“天女散花”,有的像“白鹤亮翅”,以离奇、玄妙、惊险、优美取胜。它是民间社火中最为富丽堂皇、档次至高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点灯背猴”送祝福

“点灯背猴”是流行于平凉市崇信县城乡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民俗活动,历史悠久,2017年2月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据史料记载,该民俗起源于西汉,代代相传至今。上年初婚的夫妇,要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去女方的娘家“点灯背猴”。点灯是为了祛除疾病,祈求新婚夫妇双方头清目明,而猴子是人类的祖先,聪明敏捷,背猴寓意为延续香火、儿女聪明伶俐。

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先一年嫁出女儿的人家,都要请来亲戚朋友或邻居中善于捏制猴灯的人赶制面灯。而捏灯的原料则是酒谷面,先一天下午开始烫面,将酒谷面掺入少量麦面浸烫,然后用棉被包裹发甜。第二天一早用蒸笼蒸,一般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取出来揉一会再蒸,反复三五遍之后即可做灯、捏猴。

面灯的数量一般为娘家最长辈(爷爷、奶奶或父母)两口子的年龄之和,取健康长寿之意。灯的样式以二寸高、直径一寸左右的圆柱形为主,灯头一般捏出莲花或其他花型的花边,中间插火柴棒上缠着棉线的捻子,点灯前添加清油。有时,为图吉利喜庆,也捏出十二生肖的各类面灯,以式样众多为佳。面猴身上的灯数为十个,寓意人身上有“三魂七魄”,天上有“福禄寿”三星和“北斗七星”,寓意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点灯一般在天黑之后,先在院子中间摆放一张方桌,方桌之上放置一个炕桌,炕桌上再倒扣一个木升子,预示着女儿和新女婿步步高升。先把面猴请出来,搁在最高处,然后一层一层地摆上面灯。摆好以后亲朋好友一起帮新婚夫妇点灯。灯点齐后,鞭炮齐鸣,新女婿要先行“烧香表、叫钱粮”仪式,朝桌子的四面跪拜、烧香表,待人们稍微欣赏一番后,随着一声“抢”,大人小孩一拥而上,所有面灯即被一抢而光,那尊面猴理应被新女婿端走,若被他人恶作剧抢走,新女婿则要带上礼品或发红包赎回。所有面灯被抢完后,就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主家会摆一桌酒席款待亲朋好友。有的村庄则要耍社火,唱《玩灯调》。活动结束后,离家近的新女婿新媳妇就可直接回家,远的则住下来,第二天早上返回家中。

新女婿除了背猴,还要背回去二十个没有点燃的灯,“二十”寓意着二十年为一代人。回家后还有一个仪式叫“倒灯”。就是在自家的锅台上,灶神面前净手上香,然后把背回的灯点燃,也将猴身上的灯重新点燃,等所有面灯熄灭之后拔掉灯捻子。寓意取回了香火,今后要传宗接代。最后,把面灯和面猴揉成面团,擀成卷由全家分食,或馈赠左邻右舍。

“春官说诗”颂心声

“春官说诗”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歌谣艺术,类似于传统诗词,却又有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在平凉的大街小巷、村落乡间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推崇。

社火,是平凉春节期间最为热闹、最具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而春官说诗则与社火紧密相连,是这一活动的“门面货”,过春节不耍社火不热闹,耍社火不说春官诗没精神,春官说诗是社火队的“魂”!在平凉,每当春节的钟声敲响,社火的喧嚣便成为节日不可或缺的旋律。在每年走街串巷的社火队中,春官们不仅丰富了社火的内容,还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热闹的气氛。他们穿梭于人群之中,利用行走间隙,以2至3人为一组,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扇或笔,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即兴吟咏出一首首反映时代风貌、社会变迁和民众心声的诗篇。

从本质上讲,春官说诗属于说唱形式的口头民间文学。它所反映的是普通民众最真实的审美情怀与生活感悟。其涉及的题材范围极其广泛,大到国家推行的各项政策举措,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从当下的社会现实状况,到久远的历史故事传说,都能成为春官们创作的源泉。他们凭借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随时随地触景生情,进行即兴创作。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春官诗中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春官们或是用激昂的诗句歌颂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或是通过质朴的语言教化民众为人处世的道理,或是以清晰的逻辑讲述生活中的哲理。这种即兴创作的表演方式,充分展示了平凉人民群众非凡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他们以诗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想法以及对生活的期待生动地表达出来,在活跃现场气氛的同时,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春官说诗以其滑稽幽默的风格、讽喻鞭策的力量、广泛多元的内容,真正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也正因如此,在2011年,春官说诗被正式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不仅是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高度认可,更为它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邹海洋

报送: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特别声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