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医”靠幸福更牢靠——娄底市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邹娜妮刘芾胡旷世仇译涓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回首过去的一年,湘中大地娄底,交出一张令人悦目的健康“成绩单”——

入围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构建“1集团+6医共体+10专科联盟”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速推进,5栋主体建筑提前封顶,过渡病区出院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5.3%;打造“名医健娄”品牌,建设的专家库拥有院士、国医大师、博导、教授等名医专家762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娄底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有序就医诊疗新格局。随着一朵朵“健康”之花竞相绽放,湘中民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谋在高处——

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新时代饱含新期待,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面对辖区内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且日益升级的健康需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娄底建设,正逢其时。

娄底健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提高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点疾病综合防控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市2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直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娄底卫健系统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在建项目9个,总投资33.279亿元;全市谋划储备项目47个,总投资323.45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先进设备、医疗技术等硬实力,娄底市卫健委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需求摸底,做到应报尽报。全市上报更新医疗设备515台(套),总投资7.9亿元;全系统上报病房改造、托育、疾控项目共24个,总投资11.5亿元,超长期国债需求5.9亿元。

娄底市卫健系统各级各单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助力健康娄底建设。2024年,各县市区公立医院“软硬”兼施,打造人民满意医疗——

继冷水江市人民医院、涟源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以来,新化县人民医院完成三级医院创建现场评审,双峰县人民医院已申报三级医院创建;引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对口帮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双峰县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对口帮扶关系,湘雅三医院与涟源市人民医院、新化县人民医院结成城乡帮扶关系,专家定期坐诊、讲学、查房。

干在实处——

探索医共体建设,织密群众“健康网”

近年来,冷水江市以成功申报湖南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为契机,通过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加快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并在全省率先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中心药房建设。目前娄底各县市区已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面对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娄底建立多形式医联体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娄底市公立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上海瑞金医院、湘雅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73个,对接省内外高级专家101名,帮扶建设重点专科43个。

在娄底体量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娄底市中心医院先后“牵手”25家医疗单位(三级1家、二级8家、一级16家),以业务、技术、管理等为纽带,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

患者在基层医院拍片检查,娄底中心城区的三甲医院出具影像诊断意见报告,这样的操作,在娄底已不鲜见。为扎实办好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民生实事,娄底还将互认范围扩大至100项医学影像、97项临床检验结果,全市3家三甲医院实现了全省三甲医院之间的结果互认,市内三级医院和14家二甲医院之间实行结果互认。

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子湖南的唯一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进度喜人,5栋主体建筑已于2024年8月底全面封顶,较计划提前34天,正在开展外墙装修、机电安装施工,同步推进医疗设备、信息化采购招标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驻实力雄厚的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专家350人次常驻娄底,娄底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9项,填补全市多项技术空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借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业力量,娄底培育储备高端医疗技术人才,选派学术带头人及技术骨干69人前往广医一院进修学习。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培育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6个。

走在前列——

攀登医疗卫生服务和中医药传承新高地

娄底市疾控中心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娄底市中医医院被评为湖南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国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娄底市在全省2024年医疗监督执法案件查办能力大比武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娄底市精神卫生中心获得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综合评分排名第二……

2024年,娄底市卫健委坚持一手抓先进设备、医疗技术等硬实力提升,一手抓杏林春暖、医者仁心的文化软实力塑造,全市门急诊人次数同比增长3.93%,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2.98%,致力于提供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赞誉的医疗服务。

通过开展“名医健娄”行动,周宏灏、宁光院士及团队陆续在娄设立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近20个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专科团队在娄底结成专科联盟;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常态化举办“湘中专家娄底行”活动。目前,“名医健娄”活动已组建人数达762名的专家人才库,全市25家医疗卫生机构先后邀请162名专家来娄,开展坐诊、查房、手术等诊疗活动1200余次,惠及群众8万多人。

让更多患者获得卓越的医疗体验,是娄底卫健人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

娄底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全市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行政村卫生室全科医生驻村率、门诊统筹医保定点率、合格村医配备率均达100%,基本建成村(居)民15分钟医疗服务圈。

瞄准中医药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娄底启动《娄底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市中医医院“4专科5中心”、县市中医医院“2专科1中心”,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为国家重点中医优势专科。目前,娄底市中医医院、市骨伤医院顺利通过三甲、二甲复审,建设5家基层“旗舰”中医馆,新化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同时,推进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开展科普讲座20余场;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1136人;举办“药王龙山中医大讲堂”8期,邀请国医大师、省名中医、名教授来娄授课,打造集教学、研发、医养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娄底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医疗卫生作为最大的民生事业统筹推进,努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