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早晨,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在宁波市海曙区望童幼儿园大(1)班教室里,小鱼在美工区用编织材料创作出好几个创意作品,在阳光里闪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前来模仿。
不久前,在班主任陈潇潇的印象里,小鱼是个调皮的孩子,常常因为一些不良行为被教师关注。本学期幼儿园引入了AI平台后,陈潇潇更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小鱼也因为教师的认可而不断展现出优秀的一面。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AI平台提醒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重要作用,它让老师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望童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俞华萍说。
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在AI时代,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二元关系可能会转变为‘教师、人工智能与学生’三元动态关系。”俞华萍介绍,她开始思考如何用AI为幼儿教育赋能,并发挥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优秀品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AI平台试用以来,让大(3)班班主任沈瑜印象深刻的是玲玲小朋友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玲玲精细动作发展的细微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然而,通过AI平台对孩子日常的观察数据收集整理,教师发现玲玲在美工活动中手指灵活性不足,于是为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玲玲在精细动作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幼儿画像是AI平台的一大功能。通过平台关键词,可以看到孩子的特点,通过行为分析系统,可以全面地评价孩子。“AI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老师去发现孩子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支持。”教师周媛媛说。
加强家园深度合作
AI平台具有生成周报、主题月报、幼儿成长档案等功能,能有效促进家园互通。
“每周五,幼儿园会把孩子本周在学习、生活、游戏方面的表现进行汇总,以周报的形式发送给家长,提升了家园互动的频率。”大(1)班幼儿江婉妤的妈妈说。
主题月报包括本主题的活动概括、幼儿的学习成长、绘画作品分析等。“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趣说涂鸦’功能,为老师分析幼儿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1)班班主任俞琴燕说,通过详尽的报告,很多父母会陪伴孩子丰富主题课程下的生活经验,让家园共育走向深入。
此外,AI平台上还有“幼儿大事记”功能,由教师和家长一起记录孩子幼儿园期间要完成的“33件事”,包含生活自理、社会交往、亲近自然三大内容。“我们既发挥科技的优势,也在努力弥补科技可能带来的不足,如人际温情的缺失,以及对自然的疏远,真正守护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俞华萍说。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AI平台在幼儿园的应用悄悄改变着幼儿园的生态。“它记录数据便捷高效,减轻了工作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个性化关注和教育上。”沈瑜说。
区域轨迹图是AI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对此,俞琴燕深有感触。她班上的烁烁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区域轨迹图显示他连续4天都去了表演区。结合平时观察和数据分析,教师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慢慢地,烁烁开始大胆尝试以前不敢尝试的东西。“我想这就是科技的魅力,能发现更多细节和规律,支持孩子的成长。”俞琴燕说。
教师画像功能是AI平台的一大亮点。当教师输入内容后,平台会给出观察质量评估与建议,描述标签分布、观察内容概况、个案指标频次等,还会推送展示优秀案例,供教师相互学习,提升观察水平。
经过前期实践,俞华萍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线上的功能巧妙地带到了线下,赋予了平台新的活力。“平台本身是工具,但真正让它发光的一定是使用者的智慧与创新。”俞华萍说,正是这种用心的探索,让AI辅助幼儿教育从“冷冰冰的技术”走向“温暖的实践”,让教育更加灵动而有温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9日第01版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