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焦宇炜报道“计件挣钱,只要人不懒就能有钱赚。”1月18日,正在自家门口“共富工坊”缝制毛绒玩具的兰考县葡萄架乡黄寨村村民李艳告诉记者,“这里以前就是几间闲房,现在更像个‘家门口的银行’,存进去的是劳动,取出来的是真金白银。”黄寨村有726户、2607人,于2019年年底稳定脱贫。为了进一步发展村级产业,促进妇女灵活就业,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黄寨村通过整合村级闲置校舍,引入玩具加工项目,带动周边80余人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如今,像这样将闲置资源变为活资本的“共富工坊”,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在我市各县区遍地开花。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千方百计做强产业、就业“两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把产业建在村里、让群众共同富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促增收,多措并举稳定务工就业基本盘。着力稳住务工就业规模,畅通跨省市劳务协作渠道,为脱贫人口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加强“一对一”就业帮扶,实现“应就业尽就业”。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为抓手,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加强培训激发内生动力,将脱贫人口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搭建“培训+就业”直通车,着力提升持证率和训后上岗率。加强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成功打造了“开封康养照护工”“兰考乐器工”“通许好司机”3个省级区域劳务品牌。2024年11月9日至11日,河南省2024年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我市举办,我市7名选手荣获一等奖,有力提升了我市家政服务品牌的知名度,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在家政领域就业。加强创业扶持带动就业,在稳就业的同时,积极引导自主创业,增强“造血”能力。鼓励帮扶对象发展多种形式的庭院经济,兰考县积极推进“一宅变四园”行动,该县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发展种植、养殖、民宿等庭院经济。探索“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贷款+创业补贴”措施,促进“劳务经济”向“返创经济”转化。
增动能,全力做好乡村富民产业大文章。加快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各县区因势利导形成规模化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通许县大力发展酸辣粉产业,已形成28条酸辣粉生产线,具备日产240万桶、年产7.2亿桶的生产能力,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395户,户均增收1000元。杞县聚力发展大蒜富民产业,先后培育了潘安食品、金地农产品等80多家深加工企业,初加工转化率99%,深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促进产业特色发展,引导县区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联农带农为导向,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夯实群众增收根基。祥符区形成了西南片区和沿黄片区两大红薯种植基地,种植面积保持在16万亩以上,累计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750户,户均增收1200元。尉氏县发展多种特色产业,建成104个辣椒种植基地,种植规模突破12万亩;建设150余座菌菇大棚,形成食用菌产业链,带动脱贫群众150余人,年均增收近万元。推动产业盘活发展,各县区盘活闲置资产,提升产业帮扶能力。一方面,通过将村集体闲置厂房、空心院等资产出租或参股,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经营正常、联农带农机制完善的帮扶产业项目,通过壮大产业链、多元融合发展等方式实现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