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120字,阅读约需2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罗近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彝族文物古籍抢救性研究与保护的学者,这让我备受鼓舞、信心倍增。”1月19日,省政协委员、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富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的“四大文化工程”,其中就有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有力推动贵州民族文化多次“破圈”。但是在王富慧看来,贵州在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文物古籍的保护方面,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补足。
省政协委员、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富慧(受访者供图)
王富慧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举例介绍道,自己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工作,奔走于云贵川三省的彝族聚居地,抢救性收集了22800余件涵盖彝族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生产生活、服饰文化等方面珍贵的彝族文物,包括漆器、古战衣、马脚踏、铡刀、古籍经书等。其中有彝文古籍文献1280卷(册),内容涉及彝族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彝医彝药、教育科技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地方史料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和学科建设价值。
如此数量庞大的藏品,其整理和保存是个很大的难题。好在贵州民族大学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分别在新老校区成立了“贵州民族大学王富慧教授工作室”“贵州民族大学彝族文物古籍专题馆”“贵州民族大学彝族文物晾晒(堆放)场”等。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彝族文物古籍未能得到适宜的保存,王富慧的藏品中,部分服饰虫蛀严重,一些器具因受潮而生锈或腐坏。更严重的是,很多珍稀的彝文古籍已脆弱不堪,其中一些已经因为破损、粘连而不能翻阅,每翻阅一次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今年的省两会,王富慧带来的提案就与彝族文物古籍的保护有关。她建议,建立“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之彝族馆”,匹配与博物馆相配套的设施及工作人员,将所搜集的文物藏品及古籍文献向社会展示;建设博物馆增值馆,对馆内文物藏品进行复制创新并对外销售。
同时,应成立一支专业的彝族文物修复团队,培养一批精通彝语彝文、多年从事彝学、能胜任彝族文化传承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对彝族文物、古籍文献进行抢救性研究与保护。
“珍稀的彝族文物古籍是彝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存,它们不仅属于彝族更属于整个人类。”王富慧说,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和专业的处置,文物与古籍很容易腐蚀、朽坏甚至彻底损毁。期待成立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专家的介入、布置“恒温恒湿”设施条件,让这些文物古籍得到专业的修复与保护,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悠久灿烂的彝族文化。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王琳
三审:袁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