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宛如夜空中闪烁却孤独的星星,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同样优秀,同样闪闪发光,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关爱、包容、陪伴。10岁的小睿就是一名“来自星星的孩子”,他被温暖和爱包围着。
牵起孩子的手,慢慢走出孤独
小睿两岁多时出现了孤独症的些许症状,“发现孩子跟其他人没有眼神交流,有时候喊他也不答应,吃饭总吃单一的食品,并且出现了消化不好的情况。”小睿父亲王超介绍,发现孩子异常情况后,他带孩子前往医院查找原因,却确诊了孤独症。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确诊后,家里人几乎都加入了陪孩子干预治疗中,最长的一次干预治疗有一年多,妈妈跟姥姥在外地全程陪着。”王超告诉新黄河记者,孩子的干预治疗是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但全家人都没有轻言放弃,每个人都拿出最大的耐心和温暖,给予孩子陪伴。
从2岁到10岁,疗愈一直在继续。王超介绍,在小睿读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交流和处事,6年的陪伴和疗愈初见成效。因为想让孩子接触更多自然的事物,王超选择了调岗,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工作城市,来到济南,只为小睿得到更好的治疗。
王超经常带孩子回老家,尝试接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农村老家,小睿会主动牵起邻里孩童的手,跟他们一块玩耍,这是让我惊喜和欣慰的地方。”说到这里时,王超的声音变得哽咽。
或许老家的环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事物,又或许亲戚邻里间的感情让人动容,小睿的情况在逐渐向好,“老家我有兄弟姊妹4个,大姑姑是一名幼师,经常在心理学方面给家里人指导一下,还有负责小睿生活方面的小姑姑,我们全家人都在努力。”让人欣慰的是,全家人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响,小睿变开朗了。
“星星的孩子”更需要夸奖与鼓励
“全家人的精力都用到孩子身上,都希望小睿越来越好,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独立,能够照顾好自己,这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小睿的疗愈过程是成功的,也是幸运的。直到现在,王超一家人仍然在小睿的疗愈中努力着。
“星星的孩子”是人间最美丽的天使。在采访中王超多次提到,“星星的孩子”同样是优秀的,不仅希望家长们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和关爱,也希望社会对他们多一些包容。王超向记者讲述了小睿求学路上的困难,他没有过多地抱怨,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让小睿变得更好,让更多人去接受和喜欢小睿。
“作为星星孩子的父母,首先不能自己先崩溃,我们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家长的心情不好,孩子实际上也能感受得到。”王超告诉记者,“星星的孩子”情感会更加细腻和敏感,更需要夸奖与鼓励,给孩子十足的认可,他也会从中得到自信,所以他们需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接纳,从每位父母做起,从看到孩子进步做起,从夸孩子多鼓励做起,给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
王超介绍道,小睿刚刚结束了四年级的期末考试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英语满分,数学99分,他对数学和英语十分感兴趣,音乐天赋也不错,我们的孩子同样是优秀的。”王超说对于小睿,他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重视孩子学习成绩,他只希望小睿的心态能够打开,首先要快乐要高兴,试着去接受所有的一切事物。
用马术,治愈“星星的孩子”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孤独症知识的普及,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和接受程度正在上升。1月18日,王超带着小睿参加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病房与门诊携手山东省马术赛事中心在泰山七号马术俱乐部精心筹备举办的马术疗愈公益行活动。
马术疗愈现场的小睿心情格外不错,主动拿起父亲的手机拍摄马儿照片,并分享给我们说,“我拍了一张马儿的全景”“我拍到了小马的辫子”,小睿的沟通和分享也让王超感受到了马术疗愈的效果。“在老家的鸡、鸭、鹅、小狗、小猫等等,孩子都能主动去观望和接触,小动物对孩子的疗愈或许有很大帮助的。”王超认为接触社会与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疗愈,主动去接触新事物或许比其他干预治疗更有效且温和。
齐鲁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儿童保健康复专业主任曹爱华认为,孩子患有孤独症,首先家长要学会面对,其次是干预和坚持,孩子治疗的效果,家长的心态也占很大因素,“家长要抱有积极心态,第一要勇敢面对,第二想办法去解决,第三坚持干预治疗和陪伴,这个是最重要的”。曹爱华认为,小睿的疗愈是一次较成功的案例,王超积极的心态值得很多孤独症家长去学习。
“有些孩子现在经过我们医疗手段,效果都很好,进步也很大,我们医生包括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都在积极地去推进孤独症的康复疗愈,包括马术其实也是一种疗愈,跟马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向外打开内心的方式。”曹爱华希望,孤独症家长们可以积极尝试各种疗愈方法,不轻言放弃,给更多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机会。
据悉,马术疗愈是一种综合身体康复与心理支持的特殊疗法,通过骑乘体验和与马匹互动,帮助孩子在身体、心理、社交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这种疗法在欧美国家被广泛用于孤独症、感统失调和其他特殊需求儿童的康复。(文中小睿、王超均为化名)
摄影:韩明霞编辑:王铮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