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智汇]省政协委员孟平红:推进实施蔬菜种子种苗提升工程保障我省蔬菜种源安全

本文约848字,阅读约需2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黄晓云)“十三五末我省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已分别上升到全国第四、第十和第七,贵州蔬菜产业迈进全国第一梯队。但蔬菜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滞后,成为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短板。”1月18日,省政协委员、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孟平红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提案内容。

今年的两会,孟平红带来的其中一个提案是《关于深化蔬菜种业振兴行动,保障我省蔬菜种源安全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孟平红

贵州拥有独特的立体气候和生态优势,蔬菜产业成为贵州省覆盖面最广、带动能力最强、带动增收最明显的农业产业,在促进贵州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省蔬菜市场存在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较低,蔬菜育苗集约化程度较低,育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育苗设施化和机械化率较低,种苗保供能力不足等问题。

良种是核心,种苗是关键。要实现贵州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种子种苗提升工程是一项重要任务。孟平红建议,要持续支持蔬菜“拳头”品种培育力度,围绕提升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着力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扩繁,建设现代化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自育良种保供能力;加快构建科企协同的蔬菜种业科技创新中心,让科技成果更快速更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贵州自动化育苗设施和技术装备的研发投入,纳入省政府农机采购补贴目录,同时积极培育、扶持和引进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并整合现有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的设施大棚,提升育苗集约化水平。

“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培训指导基层农技人员、企业和农民,提升育苗水平,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全力开展蔬菜良种良法应用推广。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净化种子企业和销售市场。”孟平红认为,要实现贵州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快科研和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山地农机、冷库、监测等设施设备,提高蔬菜优良品种的种子质量和产量。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王琳

三审:袁小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