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名勇:巩固脱贫成果是2024年贵州“三农”工作的最大亮点

记者:您认为2024年贵州在农业农村领域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洪名勇: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通过努力巩固住了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第一,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的人数是在增加的,务工收入总量上是增加的。第二,通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总体来看,脱贫成果是巩固住的,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是做得非常好的。

记者:怎样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

洪名勇: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让低效率变成高效率。低效率变成高效率靠以前的小农户、小规模没有办法实现,必须要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也是贵州发力的方向。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对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复垦,将其转化为适宜耕种的土地,增加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提升土地流转效率与透明度;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工作等等。

记者: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探索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您认为要怎样才能做好相关工作呢?

洪名勇: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我觉得,要做好相关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激活经济主体的活力,比如说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户,要把他们的时间和资源配置到经济活动中,才能真正的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激发经济主体活力,我认为还是要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的红利:

第一是资源性改革。比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它们怎么能够产生价值,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改革。

第二是资产性的改革。比如房产、宅基地,包括以前形成大量的扶贫资产,必须有效盘活激活。这是需要下功夫的。

第三是涉及新型经营主体。就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怎么去深入、完善。

第四是如何对基层干部建立一个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制度,不能说干活的时候让他们“大胆创新”,干完活就来个“秋后算账”。要有相应的容错机制,让这些基层干部有激情、有活力、有担当、有创新。

把这些做好,就为贵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