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千年古村落,村落中有14栋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就是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2023年5月,中共怀化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委保密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后,莲花池村踏上了特色乡村振兴的征程,开启了一场美丽的蜕变之旅。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从市直机关奔赴基层一线,工作队始终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列为首要任务,立志打造一支扎根乡村、永不撤离的振兴队伍。
“党建是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我们要抓好‘牛鼻子’,激发源动力。”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尹智承坚定地说道。借助“莲花讲堂”与屋场会的平台,工作队坚持带头讲党课,充分发挥“三长制”作用,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在一场屋场会上,92岁的老党员刘芹芳听得津津有味,他感慨道:“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打心底里高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工作队始终注重村级后备力量培养,2024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取1名选调生到村任职。“有了这些年轻力量的加入,让我们村党组织更有活力了,未来发展更有希望。”村支书向长征满脸笑容地说。
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方面,每月定期会商成为工作队雷打不动的行动。他们依据各户情况精准施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与群众增收,全面开展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帮扶工作。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村内饮水工程提质改造全面完成,安全饮水保障得以巩固。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荐本村劳动力以工代赈,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驻村以来,累计争取慰问物资7万余元。监测户印叔收到慰问物资时动情地说:“感谢工作队的帮扶,一直都惦记着我们。”
产业兴旺催生发展活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引导村民开展粮油蔬轮作,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围绕“一粒好种+一壶好油+一盘好菜”,实现粮食与效益双丰收。工作队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推动村集体与企业大户携手发展500余亩粮油蔬产业,并与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紧密合作,提升农业种植水平。2024年,粮油蔬产业带动村民土地流转租金增收25万元、务工增收超35万元。“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没保障。现在跟着工作队搞粮油蔬轮作,还有专家指导,收入增加不少。”种植大户印圣民说。
在提升产业附加值方面,工作队抓准连村联创整合邻村优势资源,以飞地经济打造二酉苗族乡农业产业园,建设粮油烘干厂、食品加工厂,村集体获取稳定分红,并带动解决一批就业岗位。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方面,工作队积极引导本村网红团队依托本土产业资源创业,辣椒酱等特色产品上架后累计销售额超百万。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万元。在农文旅融合上,深挖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争取资金修缮古建筑,改建村史陈列展馆,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这两年,村里越来越有看头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老百姓收入就有搞头了,日子更是有盼头了。”古村落住民向发海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修建600余米防洪堡坎,提质改造7公里集镇进村道路,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打造彰显乡村魅力
工作队围绕“千年古韵和美莲花池”品牌精心规划,致力于全方位展现莲花池村的独特魅力。文化挖掘上,深入探寻土司、书山、民俗等文化资源,打造“莲池月映古溪州”村史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并发动网红短视频宣传,持续扩大莲花池村知名度与影响力。
作为沅陵县乡风治理试点村,莲花池村以党建为引领,多管齐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村规民约约出移风易俗新风尚,幸福协会筹集32.71万元幸福资金开展帮扶助困公益活动,温暖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群团组织助力村民自治,经济协作实现村企联营、收益共享。村里还邀请媒体、高校团队开展公益与实践活动,文明风尚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现在村里风气越来越好,大家都更团结、更积极了。”村内向卫国说。
人居环境方面,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行“五共五美”模式,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一方面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折合价值50余万元,打造出了和美乡村的典范。2023年莲花池村获评市级“和美村庄”,2024年纳入“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村子现在这么漂亮,我们住得更舒心。”村民李华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庄,满脸幸福。
如今的莲花池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收入稳步增长,正以崭新姿态迈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驻村工作队也将持续奋进,为莲花池村的发展添砖加瓦,续写辉煌篇章。(瞿云苏文丽张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