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从“一日三试”看中国航天的奋进力量

大河网 2025-01-21 11:30:28

1月1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位于风景秀丽的抱龙峪试验区,我国成功实现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史无前例的“一日三试”壮举。在1月19日的9时43分、10时47分以及12时06分这三个黄金时刻,两台12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与一台18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相继完成了点火测试,每一项试验均圆满告捷。此次“一日三试”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实力,更标志着国内首次在同一天内成功完成两种型号火箭发动机的测试验证,开创了我国航天动力试验的新篇章。

赴九天,问苍穹。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诸多事例彰显着中国航天的坚韧与突破。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为后续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自主研发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宣告着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后来的航天应用和空间探索提供了重要保障。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同时将三颗卫星送入轨道,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展示了我国在航天发射技术上的重大突破。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始走向国际舞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我国航天事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夜以继日地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智慧和汗水浇筑着航天梦。同时,也得益于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为航天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此次“一日三试”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的喜事,也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它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它也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创新、不懈奋斗,就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信在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作出更大的贡献。(东北林业大学姜金言)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