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正常,周围无障碍物,无人机可以升空。”无人机观察员传来指令,刘方强双手稳稳握住操纵杆,眼神专注,操控着无人机缓缓起飞,如同一个敏捷的空中“侦察兵”,开始对中老铁路玉溪段沿线的电力设备展开细致“侦察”。
刘方强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玉溪供电段检测实验室分析运用工区的工长,他介绍,中老昆万线昆明南至玉溪区段的电力线路,不少都位于地势险要的山岭之间,春运期间供电安全责任重大,这里是日常作业安全巡查的重点区域。以前还没有配备无人机巡查的时候,他们要每天徒步十几公里上山对电力杆塔进行检查,不仅耗费大量体力,效率也不高。
今年以来,国铁昆明局集团公司玉溪供电段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无人机技术在设备巡视、隐患排查、提升效率等方面的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期以来,铁路设备的巡视和维护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风险。玉溪供电段管辖范围内铁路线路接近2000公里,地形复杂,人工巡视难度大。自从引入无人机技术后,这一局面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我们人工巡视的时候,有些地方很难到达,而且容易出现遗漏。现在利用无人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隐患排查的准确性。”刘方强感慨道。
无人机巡视设备,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一台无人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数公里铁路线路的巡视任务,而在过去这需要数名工人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据统计,自使用无人机巡视以来,玉溪供电段的设备巡视效率提高了近8倍。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无人机处置接触网上挂轻飘物就能大显身手。塑料袋、风筝等轻飘物容易被风吹到接触网上,传统的人工爬上接触网进行清理的方式不仅危险而且效率低。而运用无人机配备的喷火装置,可以快速消除铁路接触网上的轻飘物,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无人机可以轻松地穿越复杂地形,对铁路沿线的设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它配备的高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拍摄到供电设备的细微之处,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
过去,完成供电设备的巡视和维护任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现在,一台无人机加上2名操作人员就可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运用无人机技术,玉溪供电段正在开展无人机建模工作,部分重点区域已经完成。通过对铁路沿线的地形、设备进行三维建模,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铁路的运行环境,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不断提高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运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今年春运期间,刘方强和他的无人机团队,要对段管内所有电力线路进行无人机巡检,消除每一个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隐患,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
开屏新闻记者孙江荭通讯员褚鹏李帅摄影报道
一审朱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