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在位于高新区二期的舟山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2架小型无人机的飞行测试。该基地自去年11月建成投用以来,已保障6家企业完成无人机测试飞行,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在测试基地的低空领航舱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通过AOC和TOC系统设定飞行航线。随着系统下达指令后,舱外场地上无人机起飞,并沿着设定好的航线飞行。“后台系统可以搜集飞行数据,以此进行数据印证,为空域的多样性和载具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基地运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是舟山首家低空测试基地,具有华东区域最大的试飞测试空域,包括合计约283平方公里的3个试飞测试空域、14个起降点和8条岛际物流组合航线。此外,基地地理位置靠近海边,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基地打造成为国内唯一的群岛型低空测试基地提供了先决条件。
目前,该基地承揽低空无人驾驶飞行器试飞、海岛适飞环境测试、低空智联网系统测试等业务,已保障氢航氢动力无人机、航景创新大型无人机等5家企业完成无人机测试飞行,企业反响良好。
当天上午,记者在高新区另一侧的舟山无人机培训基地的室外实训场看到,几位学员正在为考取国家民航局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做实操训练。据了解,该培训基地于去年11月15日建成投用,集培训、实训、比赛功能于一体,至今已开设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三期,共有学员35人,已有4人通过考试拿到执照,为我市在农林植保、水利勘测、空中通勤、应急救援等领域输送专业人才。
聚力“打造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竞逐“空中蓝海”。去年,舟山高新区迅速成立国资平台,率先完成岛际大载重无人机实地试飞,成功获批华东最大试飞测试空域,加快形成全市低空航行立体网络。目前,集测试、培训、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低空产业区已在高新区初见雏形。
为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高新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还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引生产制造、整机集成、运营服务、衍生服务等上下游企业,目前1家制造业企业已签约,还有2家即将签约落地。
高新区航空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全市低空经济“三统一、四张网、五中心”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平台优势,深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合作,打造研发、标准、测试、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链条,加快形成低空经济集聚效应。
记者:丛琳
实习记者: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