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江苏扬州:冬夜里给铁轨“正骨”,守护旅客平安回家路

寒冷的冬夜,扬州仪征境内一段铁轨周围,漆黑一片。远远望去,只有巡检人员头上佩戴的探照灯发出点点星光。晚上10点20分左右,在确认最后一趟列车已驶离扬州段后,国铁上海局新长工务段扬州线路车间副主任李长坤带领工人进入铁路运行区域,脚踩石砟,步行至作业路段。

本周就将进入铁路春运高峰期,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扬州线路车间的铁路巡检员们,在大型机械作业车助力下,利用夜间至凌晨的列车运行“天窗期”,争分夺秒给铁轨“正骨”,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即便已穿上厚厚的棉衣,可站在冬夜轨道旁,不出10多分钟内,寒意就从脚底而起。

“铁路巡检,必须等‘天窗期’才能上路,每天都是夜间到凌晨作业。冬天作业,穿得太多施展不开,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已经比一般人抗冻了。”李长坤告诉记者,随着春运高峰期到来,宁启线会增开列车,“到时全天都有列车经过,就没有‘天窗期’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将铁轨全部调整到位。”

李长坤他们这次的任务是3天时间完成6.8公里铁轨的调整。

“铁轨的高度、间距、平整度误差都必须控制在毫米级,否则火车运行时就会颠簸、摇晃。如果全靠人工,3天检修6.8公里铁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长坤说。

时间紧、任务重,扬州线路车间紧急“摇”来了上海铁路局的四辆大型机械作业车。“车到了!”顺着工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闪着橘色灯光的火车头正沿着铁轨向施工区域驶来。

在黄色火车头牵引下,这次作业的“主力军”捣固车出现在大家眼前。只见捣固车的上半截和普通火车头一样,下端与铁轨接触处,则有四组圆形盘状物(钢轨夹钳)紧紧贴着轨道,盘状物后面还有许多根短棒(捣固棒),车辆运行时,盘状物一发力就将铁轨夹起,同时,短棒快速插入铁轨周围的石砟,扬起阵阵灰尘。

记者爬上近2米高的捣固操作间,这里比户外暖和不少,但机器轰鸣声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不一会儿就吵得头昏脑胀。

每辆捣固车后,都有20多名作业人员紧紧跟随,各司其职。领先的清扫员负责清理作业后铁轨上的浮尘和渣石颗粒,以备紧随其后的检查员用道尺和轨道检查仪对机械作业质量进行实时检查。

手持道尺的小伙子叫杜冲,每走10步,他就得弯下腰,将道尺放在两根铁轨之间进行核对。“我每走10步是6米,今晚要走1.7公里,就要在4小时左右弯腰近290次。”杜冲说,每次作业结束,自己的腰都直不起来,得半躺着坐在车上。

跟在杜冲身后的是手推电子检测仪的江帆。杜冲的工作“费腰”,江帆的工作则“费眼”。“这个手推小车连着电脑显示屏,水平、高度、角度等轨道数据不停闪烁,检测多久,眼睛就要盯着屏幕多久,一刻都不能放松。”江帆说。

江帆身后,还有16名石砟回填人员,要对捣固后的道砟进行紧张回填。“完成回填后,这一段铁轨才算完成了‘正骨’,调整到了合理尺寸。列车运行其上,不但安全,乘客的体感也会更舒适。”李长坤说。

凌晨2点半左右,结束了4小时高强度工作的巡检员们坐上返回扬州宿舍的班车,短暂休息后,他们将转场至扬州北站,完成剩余路段的检修。

记者黄媛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