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如何养生?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春节假期是放松身心、享受美食的大好时光,但也容易出现胃肠或者其他健康问题。春节假期如何养生?在1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系列发布会上,有关专家给出了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推荐春节假期“养生三宝”:

一是常吃生萝卜。生吃萝卜可以消食下气、帮助消化。春节期间,可以备一些消食的凉菜,如凉拌萝卜丝、糖拌萝卜丝、糖醋萝卜丝等,解油腻、促消化,而且酸甜可口。还可以喝一些汤膳,推荐山楂麦芽消食汤,用炒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陈皮10克、山药15克,加上猪瘦肉100克或者乌鸡肉100克一起炖,炖之前可以把中药浸泡半小时,喝了之后可以消油腻、促消化。

二是户外走一走。春节期间往往吃得多、运动少,不妨户外走一走,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活动关节。这对气血流畅、经络疏通、食物消化都有帮助,特别是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三是适时眯一觉。春节期间要购买春节年货、做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对人的体力和精神消耗较大,容易疲劳。可以适时休息一下、眯一觉,有利于补足精神、缓解疲劳、解除困倦。

民间俗话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春节总是和吃撇不开关系的,但可能也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在饮食方面,建议七八成饱为宜,讲究合理膳食,减少饮酒量,并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

临近春节,很多人都有守岁的习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说,守岁是为了送旧迎新,送旧迎新的时间点是除夕的子时,一般不建议通宵不睡,可守岁到子时。如果一宿不睡,可能年轻体壮的容易恢复,但是对于体弱或者素有睡眠不好的群体,身体影响就比较大。调整好睡眠,可以晚餐尽可能少吃一点,减少无效卧床时间。

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在感冒初期,应该如何防治?“冬春季节是流行性感冒的多发季节,中医称为外感病的一种。根据感染的流感病毒亚型、季节还有地区,在中医的临床表现里,可以分为偏寒、偏热和偏燥。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这‘三因制宜’的方法来进行适当的干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说。

比如偏寒,就是中医常说的风寒感冒,表现为怕风、怕冷、身体疼痛、头痛,咳嗽是白色的痰,流的是清涕,这时可以用厨房里的葱白、生姜、紫苏煮水喝,达到辛温发散寒邪的作用;若是偏热,即风热感冒,表现以发烧为主,咽痛、口干、口苦,咳嗽痰是黄、浓稠的,甚至大便是干结的,可以用生萝卜打成汁,加入新鲜的薄荷叶和蜂蜜,用热水冲服,可达到清热消食导滞、顺气化痰的作用。

“还可以通过药膳或穴位按摩的办法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杨志敏说,比如,生姜红枣黄豆汤适合体质偏虚寒,容易受凉感冒的人群。生姜能够祛寒散邪,而红枣跟黄豆能够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做法也很简单,用生姜3—5片,红枣5个,黄豆一把,大概30—50克,红枣去核之后,把黄豆洗干净放到锅里加水,大概煮40分钟左右。如果伴有咽痛,可在煮好关火前放入新鲜的薄荷叶5克。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杨彦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