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金名片”助力湛江更鲜美

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上榜中国天气网2024年度最“清”新城市和年度最“湿”润城市……2024年,湛江再次交出高分“生态答卷”。(据1月20日《湛江日报》)

在过去的2024年,湛江的生态环境成绩斐然,空气质量全省领先,水质优良比例达标,美丽海湾与河湖案例频出。这份亮眼的“生态答卷”,不只是一组组数据的呈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力量的生动彰显。

生态环境是湛江的“金字招牌”,吸引着八方来客。当北方寒冬凛冽,湛江却以温暖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成为北方“候鸟”老人的心仪之地。来自黑龙江大庆的杨光老人,因湛江良好的生态环境,气管炎病情得到缓解。越来越多的房车游客组团前来过冬,“鲜美湛江”的美名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与朋友圈分享中,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不仅为湛江的旅游业注入活力,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生态环境是湛江产业发展的“绿色引擎”。在东海岛,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大型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一边是工业大项目接连落户,烟囱林立、管廊交错;另一边却是树木葱茏、天蓝水碧,珍稀鸟类与中华白海豚自在栖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生态环境部门为大项目开“绿通”,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严格监管,守牢生态红线。企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生态环境还是凝聚湛江社会力量的“黏合剂”。“绿美湛江”建设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众多环保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纷纷投身其中。组建的100多支红树林志愿服务队伍,上万人参与净滩行动与植树造林,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的成立,凝聚起社会各界力量,为海洋生物保护助力。各地开发的“生态+旅游”线路,不仅让游客领略到湛江的生态之美,也增强了市民对家乡生态环境的自豪感与保护意识。

展望未来,我们更要紧握生态这把“金钥匙”,加大“百县千镇万村绿化行动”力度,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开发,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无废城市”。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让湛江在生态之路上稳步前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