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南昌,截至2024年12月,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74万辆。按照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截至2023末,656.82万人)计算,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车。在车辆不断增多的同时,“停车难”问题愈加引人关注。
对此,中共南昌市新建区委党校(以下简称新建区委党校)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针对周边居民车辆晚上来、早上走的“潮汐现象”,拿出部分车位,每天17时至次日8时供周边居民免费错峰停车。
文/图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新建区委党校内的停车场
给居民发放的“错峰共享免费停车牌”
党校开门纳谏“试水”错峰共享停车
在车前放好“错峰共享免费停车牌”,随着入口道闸升起,1月14日18时30分许,市民周先生不紧不慢地将车驶入了新建区委党校,在空旷的停车场随机找了个位置停车。整个停车过程只花了一两分钟。
然而,在此之前,周先生还和大多数市民一样为停车发愁。“以往我这个时间点到家,小区早就没停车位了,兜很多圈都不一定能找到。现在有了错峰共享停车位,多晚回家都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了!”说到自己的“烦心事”得到了解决,周先生十分高兴,言语间都是对新建区委党校错峰共享停车措施的肯定。
该党校培训股主任许勇告诉记者,新建区委党校周边小区密集、学校众多,车流量大,但停车点的泊位有限,居民们常常面临“一位难求”的困境。该校共有65个车位。从2025年1月起,校方正式拿出20个车位(第一批),面向周边3个小区居民错峰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免费停车。
“在2024年下半年一次‘共建新建、开门纳谏’的活动中,不少居民都提出了‘停车难’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打算‘试水’,探索错峰共享停车的模式,提高车位利用率。”许勇介绍,针对周边居民车辆晚上来、早上走的“潮汐现象”,校方决定将居民停车时段定在每天17时至次日8时,这样校内员工和周边居民停车时间不会冲突,还能“最大化”利用党校停车场。
错峰共享模式的落地需要校方和居民“双向奔赴”
错峰共享停车模式的长久落地需要校方和居民的“双向奔赴”。许勇说,四五年前,党校曾经尝试过对周边居民开放停车场,但由于管理难度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最终只能以“关门”收场。
“这次,我们在开放之前就‘约法三章’。”许勇说,为规范居民停车秩序,避免出现“僵尸车”长期占用车位、居民在规定时间外进入党校停车等乱象,校方制定了停车规章制度,规定停车时间、相关注意事项等,组建了专门的微信群便于及时沟通,并给居民发放了“错峰共享免费停车牌”,让大家凭牌入场。
此外,校方也设置了居民“退出机制”,实行扣分制,共有“未经允许,在工作时间内每停放两天”等4项扣分项。许勇介绍,经和社区协商,20个车位采用线下报名制,先到先得。获得名额的居民,每人全年总分为12分,若在该年度分数扣完,将取消其今后的停车资格;对于分数过低的车主,校方也会视情况酌情取消其停车资格,以此来确保错峰共享停车模式的长期、正常运行。
记者注意到,南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要积极探索“错峰共享停车”模式,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60个。那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复制推广呢?“我们采用的是智慧停车杆,只要录入车辆信息,就能自动识别车辆放行,不需要费什么时间。”在许勇看来,该模式并不难复制,只要硬件设施完善,并不会给校方增加太大负担。目前,新建区委党校也是边施行边摸索,“如果效果不错,后续将再拿出10个车位供居民错峰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