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
近年来,湖南省桃源县以林长制为抓手,突出三大工作重点,探索林草湿资源管护新模式,统筹开展国土科学绿化,“世外桃源”焕发勃勃“森”机。
健全三大体系
推动责任与考核挂钩
不断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林草湿资源管护体系,深化县、乡、村三级林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推行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县城区单设林长制度,全县划分378个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各级林长各负其责。
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桃源编制《县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县“十四五”森林采伐限额》等,统筹推进林草湿资源保护与发展。深化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率先推行林业行政执法授权下放乡镇(街道),形成“县乡联动、条块结合”的林政执法闭环运行体系。完善林地管理、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木采伐等制度,织密群防群治防护网。
不断健全考核体系。将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列入各级林长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绩效考核范围,同时纳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台账,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严把三个环节
实现数量与质量提升
严把资源管护关。聚焦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公益林和天然林、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等五大重点对象,建立林草湿资源监督“月排查”、自然保护地常态化巡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推进涉林问题图斑整改,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57.22%、森林蓄积量1385.5万立方米。
严把用途审批关。严守417万亩林地保护“红线”,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严控“林转非”,完成林草湿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的对接融合和“一张图”年度更新,形成“一张图”“一套数”,以图管地、以图管林。强化涉林地、林木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简化人工商品林采伐审批手续,赋权乡镇(街道)就近办理。
严把灾害防控关。聚焦严防森林火灾、严控有害生物、严惩乱砍滥伐,每年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培训、安全演练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网格护林员加强防护巡护,严格落实森林火情“131”工作机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100%,松材线虫病无公害防治率超95%,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凝聚三方力量
促进人防与技防双联动
凝聚科技力量,建强“云网”。整合农业、国土、森林公安以及林业系统的“铁塔哨兵”,建立智慧林业监控管理系统,在林区合理部署405个智能视频监控点,联合运用卫星遥感遥测、视频监控、无人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24小时不间断立体监测体系。全县120余家木材经营加工场所、3家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置加工平台接入县林业局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凝聚专业力量,织密“人网”。全县10个乡镇林业站、林长办站办一体化建设基本达标,乡镇林业站实现能力提升。发挥网格“一长四员”巡护作用,全县378名护林员重点巡护时段全员到岗,常态化巡林,实现重点区域巡护率达100%,事件处理率100%。
凝聚部门力量,筑牢“法网”。建立健全林业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推进林业与森林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有效衔接,构建“林长+检察长+警长”的协作机制,每年集中开展打击毁林等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