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库区移民生活见闻:搬出“深山沟”住进“幸福村”

冬日暖阳普照,群众笑逐颜开。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六新村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一幢幢小楼鳞次栉比、水泥路笔直宽敞、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化美化赏心悦目……从2020年12月开始,为支持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娜姑镇67户304人舍小家顾大家,陆续搬迁至此,开启全新生活。

午后的小区广场异常热闹,打牌娱乐、健身锻炼、闲走慢看,其乐融融。当初,红泥村的2个小组,67户304人,进行整体移民搬迁安置。今年76岁的陈永彪,就是其中一员。他介绍,搬迁房有四层,320平方米,是门面房,一楼已经出租给别人开台球室。

跟随陈永彪来到他家二楼,阳光正好,绿植满满,家具陈设齐全,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温馨与舒适。“我们已经搬上来四年了,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现在国家政策好,有移民补助、养老金等等,我一年还是有6000多元的补贴收入。”陈永彪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住在金沙江边,地势低洼,背后山势险峻,下雨天担心滑坡,不安全。”谈及移民搬迁后的变化,陈永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房屋安全稳固,娃儿在外务工增收,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节节攀升。

红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昌平介绍,除了搬迁群众以外,留下来的群众也享受了移民“红利”: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橘子、黄果、西瓜等产业,达到就近就地务工增收,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国道248白鹤滩电站库区观景台,当地群众摆摊设点,忙着销售自家柑橘。“这个是金柑,这个是沙橘,这个是褚橙……”他们热情介绍,请求品尝,让顾客们盛情难却。

王朝云家是移民搬迁户之一,也是当地的种植户代表,四年前就在山坡上种了20多亩柑橘,现在已经到了盛果期。

走进柑橘种植基地,只见沉甸甸的橘子压弯树枝,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清香。王朝云夫妇穿着围裙、戴着手套、提着小桶、背着箩筐采摘成熟的柑橘。不一会儿,夫妻二人采满箩筐,背到地边,装上单轨运输车,缓缓运到公路边。王朝云介绍,以前都是出钱找工人把橘子背到路边,自去年安装单轨运输车后,比较省事,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这几天正是柑橘上市的好时候,销量不错。我家种了20多亩,预计产值超过20万元,以零售和批发相结合的方式销售。”王朝云的妻子张有会介绍。

张有会告诉记者,这边的柑橘口感、颜色、外观都很好,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东川、巧家、会泽的客商都会来收购。话语间,一位来自四川的客人停下车子,选购了当地的红薯、橘子,可开心了。

从深山沟里的土瓦房搬到集镇宽敞明亮的别墅里。张有会满脸喜悦地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移民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会泽库区在移民搬迁安置、交通复建、电站复建与滑坡治理等多方面成绩斐然,是会泽县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是区域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与民生改善的有力保障。

六新村的幸福故事,是会泽县推进移民搬迁安置的一个缩影。接下来,会泽县还将持续加大对搬迁移民的后期扶持投入,积极打造“美丽家园·移民新村”示范村,进一步提升移民群众的幸福感,真正让搬迁群众的生活实现从“无”到“有”的蜕变,从“有”到“优”的蝶变。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张雯通讯员尹永权杨梅

审核:黄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