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公布了35个风景名胜区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集中向行业内外展示风景名胜区在“文旅+”“+文旅”重点方向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案例的具体情况,以飨读者。
发挥“文旅+体育”优势
武汉东湖倾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申报单位: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管理委员会旅游管理局
所属类型:
文旅+体育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东湖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范围涵盖听涛、磨山、落雁、马鞍山森林公园等四个直属景区,另有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欢乐谷、东湖海洋乐园等旅游景区。2024年6月,东湖绿道三期开通,105公里的东湖绿道扣环成网,成为我国最长的城区内5A级景区环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东湖是水的世界,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曲折幽深,10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野趣盎然。围绕自然生态和水文化特色,东湖着力培育“文旅+体育”优势,大力开展滨湖特色的体育休闲运动和专业体育赛事,成为了享誉内外的世界名湖,群众喜爱的人民乐园。
一、生态治理,体旅融合基础夯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湖作为全市唯一的生态旅游功能区,生态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体育旅游的根本基础。
统筹推进大东湖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东湖风景区与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五区抓源头、治根本,市级强末端、控内源,景区重水域、严管护”的综合治理之路,推进流域河湖长制、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等系统治理措施,东湖水环境稳步提升,2024年水质稳定在Ⅲ类。
持续实施东湖水生态修复,东湖“水下森林”达到320万平方米,听涛内湖碧潭观鱼获评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东湖(汤菱湖)通过健康河湖省级试点建设验收,2024年6月,东湖再次获评首批省级幸福河湖。
此外,东湖入湖排口排查整治和蓝藻防控正积极开展,已整改水环境问题248处,目的就是守住东湖的一方秀水。环绕在东湖畔的34座山峰亦是生态守护重点。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东湖实现绿化养护管理覆盖率100%,获评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中国履约《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成为首批武汉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代表,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入选武汉市2023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绿水青山好生态,这是我们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吸引游客前来东湖的最大动力。2024年东湖风景区接待旅游人数2550.48万人,同比2023年增长了4.29%,其中,市外游客占比约50.87%。
二、湖城相融,大众体育发展强劲
东湖绿道建成后,游客能够轻松无忧地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山顶,亲近自然。有马拉松、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等多种大众体育活动,使东湖成为了武汉人的自然体育场。
1、持续打造特色的运动场地。东湖以景区和绿道为依托,从全民健身的需求出发,建设了各类富有东湖特色的运动场地。东湖运动主题公园,面积5.8万平方米,7大主题区,每一个区的设施与功能大不相同,也是滑板、平衡车等项目的小型比赛所在地。儿童体育公园,在具有极高含金量的WLA世界景观建筑奖评选中荣获大型建成项目类优异奖。东湖绿道的湖中道和湖山道是按照国际自行车赛道标准设计建设,6米宽的专业自行车赛道,具备举办国际环湖自行车赛的能力。专业的水上运动中心2个,垂钓场5个,依托各类特色的运动场地,市民游客在东湖可以开展骑行、徒步、跑步、滑板、游泳、帆船、桨板、帆板、皮划艇、划龙舟、高尔夫球、网球、足球、篮球、羽毛球、马术、钓鱼等17类大众体育运动。
2、持续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东湖全面禁止机动车在景区内通行,鼓励绿色出行,采用全球首创四维立体交通绿道,市民游客可选择步行、自行车及电瓶游览车来东湖,或从湖面坐船进出。可到达东湖风景区的地铁线路2条,公交线路21条,节假日期间,开设3条旅游专线。2024年,旅游专线运送游客13万人。景区沿线共有停车场32处,约11200余个车位,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东湖,开展运动休闲活动。加大景区内自行车投放量,其中,共享单车投放工作日约6700台,节假日约18400台。在绿道内门户驿站设置4个自行车主题文化馆,引进捷安特品牌,投放1400辆捷安特自行车,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推出个性化租车服务。针对专业跑友的需求,在游客集中区域引进了集服务、训练、社交、赛事、装备于一体的专业一站式跑步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不定期的训练课程和跑步分享、主题活动等。修建驿站及服务点25处供游客休憩,洗手间全部以3A级标准修建,免费提供淋浴更衣设施,是名副其实的运动友好型景区。
3、持续更新智慧的休闲产品。着眼于大众体育的广阔市场需求,东湖推出了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以玩水为特色的“跳东湖泡东湖嗨东湖”武汉东湖水上嘉年华专项水上运动休闲游产品,受到游客追捧。连续举办11年的‘跳东湖’活动,将滑板、小轮车、跳水三大运动元素与市集潮玩、音乐节这两大潮流元素交织在一起,成为每年武汉夏天的标志性事件。东湖帆船基地推出桨板冲浪“潮”运动和水上运动安全训练课公益培训,推出帆船短训班、长训班、青少年及成人ASA(美国帆船协会)帆船驾照培训班、青少年一级小水手帆船训练营等体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结合东湖丰富的地形地貌特点,设计推出了健身骑行线和爱心跑、杉林跑、人文跑、湖山跑、领事跑等跑步线路,线路涵盖了东湖所有景区。其中智慧体育跑道101线路覆盖东湖绿道近40公里,设五大智能综合服务站、沿线20个智能打卡点,提供免费注册、运动打卡、累积里程、自动存包和补给等多种运动服务功能,深受游客喜爱,在2024年10月13日举办的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上,被评为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武汉环东湖骑行路线于2023年、2024年先后被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评为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路线。
武汉马拉松最美赛道
帆船公园
三、发挥优势,专业赛事不断引进
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大众体育运动基础,使东湖成为各类国内和国际专业性体育赛事的青睐之地,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不断丰富,成功举办武汉市首届水上马拉松、“C4峰会”杯环东湖绿道自行车赛、武汉(高校)龙舟公开赛、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武汉马拉松、世界军运会自行车、帆船、公开水域游泳、马拉松、钓鱼大赛等国际赛事,东湖“山水赛场”率先实现办赛国际化、品牌化、常态化。
1、艇赛帆赛展东湖魅力。东湖水域条件良好,适宜水上竞技项目开展,我们主动对接争取,成功赢得了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的承办权,连续4年举办了“大美东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并组织了高校赛艇文化交流论坛、水上帆船表演、水上嘉年华、同城双星龙舟赛等赛事相关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为武汉高校学子搭建了一个与国际著名高校学子交流的平台。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的举办,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旅游”、“名校”与“名湖”、“国际时尚”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带动了东湖旅游,搅热了东湖人气,向国内外展示了东湖优美的自然景观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向世界递出了一张美丽的武汉名片。
2、双马齐跑显东湖人气。“汉马水马铁马空马赛马”,五马奔腾是武汉标志性的体育赛事品牌,五马中,汉马水马两马持续扎根东湖多年。武汉马拉松全马赛道后半段19公里全线设在东湖,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向全世界展现出这段风光旖旎的“最美赛道”。武汉水上马拉松在东湖郭郑湖水域举行,武汉冬泳爱好者和中部友好城市选手以及国外选手分设方队,助力武汉水上马拉松成功纳入全国马拉松游泳分站赛,之后武汉水马连续在东湖举办5届,每年吸引来自国内外的选手一千余名。结合东湖樱花品牌,樱花半程马拉松、东湖绿道(武汉)大学生马拉松等特色马拉松赛事每年吸引了各地跑友参加,收到了良好社会反响。环东湖·丽人18女子10KM精英赛首次落地武汉,将竞技、美景与文化融于一体,为千名全国优秀跑者带来独特的运动文化体验。
3、军运赛事助东湖出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军运会火炬在东湖传递,公路自行车、公开水域游泳、马拉松、帆船等四大赛事在东湖举办,马拉松赛道42.195公里、自行车赛道16.92公里,四大赛事共覆盖东湖风景区60%区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范围。按照“国际标准、奥运标准、世界标准”,凝神聚力办好了4项赛事共17轮比赛,各环节得到运动员、国际军体、执委会的一致好评。帆船基地作为军运会场馆之一,赛后转型,在公益培训之余,推出各类帆船驾照培训班等体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4、钓鱼大赛显东湖特质。将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最高规格的全国性钓鱼比赛、国家级一类钓鱼赛事、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最大的赛事IP“中华垂钓大赛”引进东湖,成功申办总决赛,东湖渔文化节同期举办,推动“赛事+展销+研学+社交+休闲”跨界联动,形成集专业赛事、休闲垂钓、研学体验、城市休闲等于一体的运动休闲体验,吸引职业选手、行业大咖及网红钓手等千名钓手齐聚东湖,引来亿万关注。累计获得中新网、央视频、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20+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快乐垂钓频道、四海钓鱼频道、CAA公众号、《搏鱼天下》电子刊、海峡钓鱼网等赛事专业媒体和20+头部主播(10万粉)报道,全网曝光量突破1亿大关,拉动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充分发挥了东湖的亲水休闲特质。
水上马拉松
钓鱼大赛
编辑/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