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三人谈]“水改”“电改”如何筑牢农村“防火墙”?

本文约1214字,阅读约需3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杨婧吴迪)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其中有一项是“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水平,对全省957个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实施‘水改’‘电改’。”值得一提的是,“水改”“电改”也被列入了2024年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这充分体现出贵州对农村消防安全的高度关注。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住房多以木质结构为主,且排列较为密集,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如何更好用“水改”“电改”筑牢农村“防火墙”?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了两位来自黔东南的省人大代表,他们是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卫生院副院长卜义因和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吉银。

贵州省人大代表、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卫生院副院长卜义因

贵州省人大代表、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吉银

多彩贵州网记者:为什么我们要通过实施“水改”“电改”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水平?

卜义因:目前,电气火灾是引发农村致灾的主要因素。农村木质结构连片房屋一旦发生火灾,蔓延极快,极易形成火烧连营的态势,甚至会把整个村寨烧毁。实施了“电改”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农村因电气风险发生的火灾事故。而实施“水改”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初期火灾的态势,及时扑救。

梁吉银:现在,农村群众用电量不断增加,加上部分房屋线路老化,消防安全一直是村里最担心的事情。2024年得益于省里的好政策,高武村获得了“水改”“电改”的项目支持,老旧线路都更换了,共实施“电改”项目63户。没改之前,村民们家用电量大,也担心安全隐患,现在改造好了,家里的大功率电器可以放心使用了,电很充足,安全也更有保障了。

多彩贵州网记者:对下一步具体实施“水改”“电改”工作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卜义因:我建议进一步扩大农村连片木房“水改”“电改”范围,逐步延伸到50户以下连片木质房屋村寨。同时加大对农村消防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在农村地区增设现代消防设施,全面升级现有的消防设备,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紧急响应和灾害预警机制,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还要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建设,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组建和培训农村志愿消防队,为农村消防队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训练经费,提高其灭火救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如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媒体宣传等手段,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梁吉银:目前,高武村已做好“水改”项目前期摸排工作,将积极配合县“水改”专班加快2025年“水改”工作前期手续的办理。同时,配合县“水改”专班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做好消防水管布局、消防栓点位设置和涉及地块的协调工作。继续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召开院坝会等,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群众了解支持并参与“水改”工作,确保把这件实事办好、办实、办满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熊莺

三审:彭奇伟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