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自磨粉、压榨油、手剥葵花籽!永宁“土特产”热销春节档

1月21日,永宁县胜利乡胜利村禾胜泰磨面坊内,5组磨面机全力运转,金黄的麦粒在机器中翻滚,化作细腻的面粉。称重、封口、搬运,工人穿梭在设备之间,紧张且有节奏地忙碌着。“机器从去年12月就开始连轴转了,每天加工6000公斤面粉,一刻都没停过。”磨坊负责人张继荣擦擦额头的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磨坊开足马力生产。

春节将至,永宁县自磨面粉、压榨香油、手剥葵花籽等“土特产”,迎来销售旺季。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村里的特殊群体带来增收的希望。

“我们村的自磨面粉,那可是纯粮全麦,无添加,面香醇厚,做面条、炸油香都是一绝。”胜利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芳一边安排专人送货,一边接听着此起彼伏的订货电话,话语里满是喜悦:“纯粮全麦面粉,是咱村的招牌。”

“可不是嘛,我家做的面条、油饼,邻居们都夸香。”村民余素琴也忍不住插话夸赞。仅1月20日一天,磨坊就出货1万公斤,1月21日又接到3220公斤订单,面粉主要被县域内企业和单位采购,部分销往银川市区定点餐厅。去年,胜利村禾胜泰磨面坊收入近60万元,今年1月预计收入10多万元,同时解决村里5名低保人员的灵活就业,为他们增加万余元的工资收入。

物理压榨的纯胡麻油香味浓郁。

不远处的胜利村油坊里,同样一派繁忙。经过物理压榨,浓郁的胡麻油从机器中缓缓流出,滴答滴答落入大油桶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油坊负责人高彦成,正忙着为客户灌装胡麻油。经过不懈努力,自磨面粉和压榨胡麻油成了特色年货的“黄金搭档”,短短几天压榨胡麻油销售5000公斤。

王太堡的葵花籽小有名气。

而在杨和镇王太村的葵花籽包装车间,村党支部书记于建军也加入称重、装袋的行列。自2020年创办村集体油坊以来,这里的胡麻油和葵花籽油就成了年节的销售冠军,还拥有银川悦海新天地物业、银川市正丰物业等多个稳定老客户。今年“两节”期间,村党支部通过抖音等线上平台和线下促销,销售胡麻油5000多桶、葵花籽2000多盒,创收40多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

“这些特色农产品一头连着市场需求,一头连着农民共同富裕梦。”于建军感慨地说,这几年,他们通过推行党建共同体、支部领办合作社、资源共享等模式,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途径,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如今,永宁县66个行政村正沿着这条特色之路稳步前行,让“土特产”焕发新的活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张艳丽文/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