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实践丨红山区:以“六个聚焦”打造新兴领域“党建+”新模式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近年来,新兴业态迅速崛起,由于新兴领域组织类型多、主体数量多、就业群体组成复杂、流动频繁,如何拓展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把这股蓬勃发展的新势力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赤峰市红山区位于中心城区,下辖65个社区,40.9万居民,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21家,社会组织308家,新业态企业22家,是做好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区域。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新突破,红山区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定位、夯实基础、紧扣需求,先后开展调研走访、摸排清查、建立工作要点和职责清单、召开专题会议,完善“两新”工委组织架构、制定《红山区“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以“六个聚焦”打造新兴领域“党建+”新模式,推动红山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01

聚焦常态化抓实“两个覆盖”

以“党建+全面覆盖”筑牢基底

按照组织引领覆盖,群团带动覆盖,指导推进覆盖的举措常态长效抓好全面覆盖。组织引领覆盖。开展“两个覆盖”专项行动,以“申报个税10人以上、缴纳社保10人以上、工会会员1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联合统计、税务、社保、工会、民政等部门,发布《红山区“五清”“三问”行动实施方案》,采取“比筛问谈访”的摸排方式,采取优化单建、派驻帮建、孵化共建等方式应建尽建党组织130个。群团带动覆盖。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挖掘资源统筹建立工会259个、妇联156个、团组织14个,带领新兴领域党员群众参与党的活动,推动党的工作覆盖。指导推进覆盖。按照“按需选派、双向选择”原则,选派125名政治素质优良、工作经验丰富、善于组织协调的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02

聚焦系统化攻坚“关爱凝聚”

以“党建+服务保障”引领带动

采取制度先行安“新”、关爱凝聚暖“新”、服务保障贴“新”引领带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吾心向党。制度先行安“新”。发布《红山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三问三建三引领”落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召开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联席会议、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座谈会,征求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320余条,帮助解决权益保障、就业保险、法律咨询等方面问题270余个。关爱凝聚暖“新”。开展相亲交友、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节日共度、政策宣讲等系列“暖新”活动110场次,建立休息补给、充电蓄能、应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务驿站24家,设立“爱心商户”360个,免费服务新就业群体940人次。服务保障贴“新”。围绕职工人身权益、民事权益以及职工权益等方面开展“劳动筑梦·法治相随”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知识讲座。聚焦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难的实际,开展青少年托管关爱活动,开办假期公益课堂,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难、陪伴难、监管难”的问题,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上舒心、生活上放心,切实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03

聚焦多元化开展“联动共建”

以“党建+联建赋能”扎实推进

开展党建联建共建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联搭平台、联合作战、联动创效,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点面结合加强联动共融。在社区、广场、商超等人流聚集地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使新兴领域流动党员有人联系、有组织纳管、有典型引路,壮大了新兴领域流动党员队伍力量。条块结合促进联动共建。发挥基层党建的“乘积效应”,提炼“两企三新”党建的亮点优势,深入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鼓励“两企三新”党员干部与属地村、社区包联,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同驻街单位、园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活动120场次,增强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活力。上下结合推动联动共促。聚焦党建引领行业治理的关键点,推动行业党委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发挥行业党委在推动行业监管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带动行业上下汲取经验优势,共享党建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04

聚焦优势化资源“互助共享”

以“党建+资源互助”持续深入

积极发挥新兴领域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集聚优势化资源,通过政治理论共学、公益活动共办、党建资源共享激发更大活力,促进新兴领域党建更加深入。政治理论共学。着力固本培元,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课堂”“有声书”等形式,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组织集中学习,围绕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重要讲话、重要主题、重要会议精神开展理论共学活动。公益活动共办。召开社会组织优秀党建项目路演竞赛,举办“小善汇聚,春晖满地”、“汇聚社工力量、服务美好生活”微公益大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公益项目16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推动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举办“幸福家门口”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企业惠民集市、百姓公益课堂、医院健康义诊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路径,现已开办为期28天的9场集市,参与企业40余家,发放礼品5600份,受益群众达45000人次。党建资源共享。按照“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共同分享”原则,整合使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驿站等活动场所,推动各基层党组织阵地双向开放、统筹使用,切实发挥党建优势资源集聚共享效益。

05

聚焦长效化参与“基层治理”

以“党建+治理融合”走深走实

通过组建“新”队伍、表明“新”态度、认领“新”身份,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推动建立“双向奔赴”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组建“新”队伍,推动治理联管。利用走街串巷,熟悉街情、了解民情的优势,聘任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和物业服务“管理监督员”,邀请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在政策宣传、餐饮安全监督、燃气安全排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表明“新”态度,拓宽治理路径。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随手拍”“随手公益”等活动,通过网格微信群及时反馈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设施损坏等问题线索,让骑手志愿者在骑行过程中参与社区治理。认领“新”身份,发挥治理效能。强化身份认同,鼓励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积极地参与基层党建协商议事,充分表达意见、建议,增强社区融入归属感,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动员235名快递员、外卖员参与到网格信息收集工作中,及时发现收集问题线索,打造了一支流动的网格工作力量。

06

聚焦链条化发展“暖企助企”

以“党建+产业振兴”创优增效

党的领导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抓牢党建“牛鼻子”,才能确保产业发展方向明、力量强、步子稳。依托产业党建链、人才链、服务链、发展链努力构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攀升的发展胜势。

抓组织建设,织密党建链。根据非公企业分布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龙头领建等方式,织密非公企业党建网络,改变企业单打独斗、信息闭塞、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构建企业管理层与产业链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强化管理层党员的共同意识,为企业发展集聚先锋力量。

抓人才培养,夯实人才链。发挥党建引领牵引力,着力增强产业工人先进性,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建指导员专题培训,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人的发展优势,发挥赋能成长带动力,将“党员培育成骨干,骨干培育成党员”,发挥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影响力,注重在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中发展党员,同时做好服务保障,消除产业工人后顾之忧。

抓服务凝聚,搭好服务链。开展夏送清凉、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活动,让各新兴领域职工在欢笑中缔结情感与温暖,提升党建凝聚力。保姆式服务帮跑代办,共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备案、用地规划许可证、稳评、施工设计招标等前期手续50余项,推进服务保障。

抓平台交流,搭建发展链。持续优化党建共建平台,加速创新项目的应用转化,让企业实现创新资源、技术资源、发展资源交流共享,让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转”起来,形成条块结合、多方协同、共同参与的企业发展新格局。搭建“红山智运”网络货运平台,累计入驻企业280家,注册货运车辆20610辆,累计实现营业额4.73亿元。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赴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盟展开深入交流,为未来的合作筑牢了坚实基础,有望开启中俄企业合作的崭新篇章。

灵蛇献瑞,新春启航,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红山区委社会工作部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将勇立潮头、持抓不懈。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举措,全力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帮助解决新经济领域发展中的难题,推动新社会组织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力量,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全力推进新兴领域的红色力量在红山大地上灼灼闪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