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公布了35个风景名胜区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集中向行业内外展示风景名胜区在“文旅+”“+文旅”重点方向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案例的具体情况,以飨读者。
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历史文化展
走进香港大学
申报单位:
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
所属类型:
文旅+研学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寺内珍藏石质、纸质、木质文物三万余件(套),有石经、纸经、木经板、舍利、铜钟、铜佛像等,其中尤以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1039年镌刻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著称于世,其历史之久远,工程之浩大,刊刻之宏伟,被誉为“国之重宝”、“石经长城”。1961年3月4日,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优质资源单位,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
为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石经精神,讲好云居故事,深入发掘云居寺独特的历史底蕴,让珍贵的文物“活”起来,让教育与旅游之间架起一座知识与实践之桥,用文化的深度体验代替传统看书听讲。云居寺策划了“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历史文化展”,此展览自2013年开始至今,已走进全国40余个城市和地区,先后走进了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故宫博物馆、普洱市博物馆、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等地,并走出国门,走进缅甸、马来西亚、意大利和德国等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9年,此展览入选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2024年4月2日,“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走进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展览以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通过“云居春秋”、“刻经伟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个部分展开,以文物拓片、图文实景和摄影作品等多种形式,再现了云居寺跨越千年的深厚历史、最具代表性文物的文化内涵,以及文物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云居寺这座蕴藏文化、文明、历史的千年古刹,生动地展示了千年刻经传奇以及稀有而珍贵的石经宝库,让观众了解了千年刻经历史长河中一个个珍宝般的故事,领略到绵延千载的房山石经文化和云居寺深厚的历史底蕴。
展览开幕式
观众参观展览
在互动体验区,现场学生可以亲身参与龙藏木经板印刷技术,体验我国历史悠久的木板印刷传统技艺。印刷术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项发明,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体验印刷过程,亲手刷墨、放宣纸、用鬃刷印制,让学生们在体验中了解古圣先贤的智慧,对先辈们产生崇敬之情,并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印刷结束后,看着现代印刷工艺的精美书籍,对比墨迹斑斑而粗糙的板式印刷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在体会这种古老印刷工艺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触摸到了历史和文明的肌理,让本次研学活动焕发出新的光辉。
在VR互动区,大家可以佩戴VR眼镜“穿越”到房山石经刊刻起源地——雷音洞,利用高新科技零距离接触中华文明瑰宝。让更多的学生们认识到了科学存在的意义,也体会到与日常遨游在知识海洋里的不同之处的另一种乐趣,特别有效的激发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增加了一次生动的体验和经历,增强了对文物的印象,获得了文化知识。
观众参与木板印刷
VR展示
本次展览走进香港浸会大学,承载着弘扬云居文化精髓和内涵的重任,这不仅是对北京房山优秀历史文化的进一步推介,更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房山石经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从而使景区获得凝聚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还可扩大景区的知名度,不断为景区带来新的朝气,从而促进景区的快速发展,也为景区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
展示唐塔浮雕印刷成品
展示木经板印刷成品
编辑/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