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飞沙扬砾,炉火正旺。
“饭吃得咯!”
1月16日13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红龙综合能源站经理彭月梅快步折返在厨房和便利店之间,把水煮牦牛肉、炝炒土豆丝和一整锅热气腾腾的米饭端上桌,赶紧招呼加油站现场的伙伴们进屋吃饭。
“我们习惯在便利店围着电暖桌吃,这样身上暖得快,菜也冷得慢!”酥油茶泡米饭,脂肪和碳水的碰撞才能热乎又管饱,这是员工拥忠尔康的“独创”吃法。
这是记者这次到站时记录下的第一个画面。
5个小时以前,记者从甘孜州泸定县出发,翻过3座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途经海拔4500米且曲折艰险的“天路十八弯”。由于正是冬季,高反现象尤为明显,这段特殊的采访行程给记者的身体和车辆性能都带来了极大考验。
作为中国石油海拔最高的综合能源服务站,该站位于甘孜州雅江县红龙镇,属典型的高山草原地貌,雪山环绕、草场广阔、牦牛成群,被誉为川藏最美天路牧场,虽然海拔4200米,却“夹”在三座大山的山谷之中,风“起”云“涌”的恶劣天气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只要是超过7级的大风,我们就会收到即将停电的短信通知。”综合管理员洛绒丹巴拿出手机,向记者介绍道,因为风大,这里每天都会停电至少8个小时。
对于洛绒丹巴来说,环境艰苦可能只是最小的难题了。“平均2个多月能回家一次,现在一进家门,女儿会说‘爸爸你来啦!’而不是‘爸爸回来啦!’”由于工作太忙,洛绒丹巴对家庭的照料很少,谈及女儿对自己态度的明显变化,洛绒丹巴转过头去,眼眶瞬间红了,满心的愧疚与无奈难以言表。
即便如此,洛绒丹巴仍主动申请春节期间留站值班7天,并详细制定了除夕当晚的菜单,打算邀请过往的司机们一起过年。“我们打算自己从家里带些鲜牛肉和新鲜蔬菜。”因为位置实在偏远,红龙镇买不到新鲜肉类,只能去30公里以外的理塘县采购,镇上唯一的菜市场也在1月10日左右关门休假了,员工们只能提早做好准备。
周边百余公里范围内,游客没有落脚点,这在川西高原是常态,更是中国石油站点存在的最大价值。由于雅江红龙综合能源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肩负的责任更重更大。2024年,四川销售党委致力完善川藏线上站点的服务设施,随着加气、充电业务以及独立旅游厕所的正式上线,让雅江红龙站不仅能够保证能源供应,还能为游客提供24小时的休息、供暖、吸氧等服务。
“站内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能满足过往车主的日常需求!”在站经理彭月梅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茶几上的一台免费制氧机,暖气片的热浪充满整个房间,室内外近30℃的温差,让员工们的脸总是红彤彤的。“这台机器是专门给顾客使用的,我们的每间宿舍也有一台,很方便!”员工们开心地说。
傍晚6点多,便利店的座机铃声突然响起。一位老顾客在前往理塘途中的康巴汉子村附近因油品燃尽寻求帮助。然而,从站上去到这个地方来回至少需要开车行驶35公里山路。
“这是常事,周边百姓都非常信任我们!”挂断电话后,彭月梅叮嘱拥忠尔康备好燃油,注意行车安全,立刻前往目的地。
拥忠尔康的车子逐渐消失在夜色里,站点周边的黑暗无边无际,加油站再次恢复往日的平静,公路的车流也渐渐变得断断续续,唯有明亮的站房如同“火焰”般在寒冬中长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