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雷诗雅张周)在澄潭江镇大圣村新华组,一场简单而庄重的丧事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1月18日,邹德六家中94岁的老母亲杨桂连安详离世,然而,这个五口之家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丧事一切从简。
大圣村移风易俗公示栏(摄影:李一明)
当天,邹德六一家悲痛之余,迅速召集了亡者杨桂连的娘家亲戚,共同商讨如何从简办理丧事。在这个传统的村庄里,丧事往往伴随着繁琐的仪式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但邹德六一家却希望以实际行动打破这一旧俗。
“我们觉得,母亲生前已经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去世后,我们更应该尊重她的意愿,让丧事回归本真。”邹德六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从容。在他的倡议下,家人决定不办酒席、不收礼金,直接联系火葬场进行火化,连传统的殡棺也省去了。
这一决定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民们纷纷议论,有人表示不解,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但更多的人则对邹德六一家的勇气和决心表示赞赏,认为他们为村里树立了文明新风的典范。
过世当天,杨桂连老人的遗体就被送往了火葬场进行火化。在归山时,邹德六一家也只是简单地敲锣打鼓,送别了这位慈祥的老人。没有喧嚣的鞭炮声,没有繁琐的仪式,只有家人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这场简单而庄重的丧事,不仅让邹德六一家减轻了经济负担,更在村里掀起了一股文明新风。村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丧葬习俗,思考如何在尊重逝者的同时,也减轻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压力。
“邹德六一家做法实在,咱们村就该这么办丧事!”大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本科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种文明理性的丧葬观,大大推动了我们村移风易俗的进程。”
邹德六一家的行动不仅彰显了对逝者的尊重,更进一步吹散了旧俗的阴霾,为澄潭江镇乃至更广泛的社会树立了榜样,让“敬老孝亲”理念深入人心,使“厚养薄葬”成为社会文明的鲜明底色,绘就一幅充满人文关怀、和谐美好的生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