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全市场个股涨跌参半,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3553亿元,较昨日放量2194亿元。
消息面上,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1月23日,证监会、财政部、人社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核心要点如下:
1、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2、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3、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4、预计会有超过310家公司在春节前分红,总额达3400多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方案》是“规格超预期”,一是从顶层推动,且是六部委联合推出;二是从明确了五大类中长期资金都将加大入市力度;三是从引导举措、考核变更以及优化生态等多措并举,为中长资金进一步入市扫清障碍;四是有望引入万亿增量资金,西部证券统计,各类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若提升1%,则有0.73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市。
华金证券认为,方案落地提振市场情绪。本轮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均较大,后续风险偏好有望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得以修复。短期可能催化春季行情开启,中期强化A股慢牛逻辑。行业方面,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下,非银、科技成长及部分高股息可能受益。
盘面上,高股息“领头羊”银行板块今日领涨市场,A股顶流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劲涨2.49%,聚集“高股息+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价值ETF(510030)场内价格拉升1.57%。红利资产奏响狂欢曲,红利热门标的800红利低波ETF(159355)、标普红利ETF(562060)场内均有不俗表现。
去年9月底以来,房地产一揽子宽松政策陆续出台,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汇集12只头部优质房企、央国企含量高的地产ETF(159707)场内价格收涨1.66%。
东方证券指出,总体来看,A股市场中长期拐点或已出现,随着各项经济政策逐步落地,经济企稳回升可能性大增,更多行业和公司将出现经营趋势反转,以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中国企业正在不少领域已经占据领先地位,从投资角度来看,泛科技,尤其是处于产业爆发前夜的新产业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主线。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场首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在市场冲高之际,场内价格最高飙涨超3.6%,虽然最终收绿,止步日线5连阳,但其标的指数自1月13日以来,近9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3%,日k线或已走出坚实的“上行台阶”。
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20.1%、17.57%、-34.52%、47.83%、38.44%,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ETF全知道热点收评]下面重点聊聊银行、中证A500、金融科技等几个主题板块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一阳包三阴,新一轮涨势开启?银行ETF(512800)放量涨超2%!42股暴力普涨,央行点金行业新增长蓝图]
相对于大盘冲高回落,今日银行板块全天稳步走强。截至收盘,A股42只银行股全线收红,29股涨超2%,光大银行领涨逾6%,苏农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上海银行等8股涨超3%。
央行发言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和将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已经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打算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有望成为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热门ETF方面,A股顶流银行ETF(512800)高开高走,全天维持高位,场内价格收涨2.49%,终结此前4连阴,单日涨幅已超此前3日跌幅,全天成交额5.48亿元,环比放量。
主力资金迅速行动,今日银行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0.72亿元,吸金额高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首位;板块个股中,农、交、工、邮储四大国有行,以及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均吸金超4亿元居前。
而此前板块回调区间,银行ETF(512800)亦获资金持续逢跌补仓,彰显明确看多信号。上交所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近5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合计达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ETF(512800)四季报新鲜出炉,数据显示,2024全年,银行ETF(512800)净资产收益率达41.33%,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中证银行指数收益率)6.62%,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涨幅仅12.67%、14.68%。
2024年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能否延续至2025年?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利好加码,银行基本面表现稳固,经营指标好于预期;叠加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依然是中长期配置主线,银行板块估值或仍有明确的上行空间。
截至目前,已有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涨幅最高的浦发银行达23.31%;同时各家资产规模均实现了稳步扩张,资产质量延续了平稳相好的态势,释放出积极信号。
二、[力促“长钱长投”,A500有望受益!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放量收红,超6.68亿元资金提前加码!]
大盘冲高回落,中证A500指数跟随大市节奏,与该指数最为投缘(代码尾号500)的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高开后一度上探1.94%,最终场内收涨0.2%,全天振幅达2%,放量成交3.87亿元。
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所覆盖的500只龙头股200涨18平282跌。上海电气涨停,固德威涨9%,中国人寿、万科A涨近5%。下跌方面,光启技术跌7.12%居首,中兴通讯、兆易创新跌超4%。
分析影响A500走势的主要因素,重点可以关注两方面。
其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利好。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在内的五部委重磅发声。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持续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资本市场生态。从中长期资金偏好来看,大市值、高股息以及核心宽基类ETF有望受益。其中,中证A500指数作为新一代宽基旗舰,无论是从政策红利上,还是从持仓体验上,均有望成为耐心资本资产配置的较优选择。
其二,年报交易进行时,个股波动加剧。近期A500成份股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个股走势受影响较大,例如,涨幅靠前的蔚蓝锂芯、广联达,均于昨日预告业绩翻倍增长;高德红外预告业绩骤降,今日重挫近7%。
整体来看,A500龙头业绩彰显韧性。截至1月22日,A500已有127家成份股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有94家预告盈利,占比超七成;逾半数预告净利同比正增长,其中23家预计业绩最高增幅超100%。
就后市机会,机构指出,本轮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均较强,后续风险偏好有望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得以修复。短中期维度,随着2024年报季的来临,或可关注“预喜”+“高增”机会。
从资金动向来看,有“好运A500”之称的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近期迎来巨量资金加仓!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已连续5日获资金净申购,金额累计超3.84亿元,近10日累计吸金超6.68亿元。
三、[最高或迎8300亿元增量资金!金融科技ETF(159851)日内振幅超5%,爆量成交逾11亿元,资金大额净申购!]
金融科技全天宽幅震荡,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成份股涨跌参半。上涨方面,新致软件涨逾4%,星环科技涨逾3%,凌志软件、宇信科技、艾融软件、中科金财、税友股份等跟涨逾1%。下跌方面,因公司控制权变更预期落空金证股份跌停,拓尔思、汇金科技、银之杰等3股下跌超5%。
热门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午后震荡回落场内收跌0.94%,日内振幅达5.51%,全天成交11.45亿元,为历史次高。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资金全天大额抢筹,Wind实时申购数据显示,金融科技ETF(159851)单日获资金净增持2.24亿份,此前近五日累计吸金金额达3.33亿元!
在市场重磅利好的背景下,资金为何选择大幅增持金融科技板块?从历史看,金融科技板块在反弹行情中具备较大的弹性空间。例如,去年“924行情”启动后至2024年年末,受益于市场交易的连续活跃以及互联网券商、金融IT、华为鸿蒙等题材的强势爆发,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累计涨幅超85%,大幅跑赢市场主流宽基。
消息面上,国新办1月2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指出将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方正金融最新测算,假设保费增速0%~10%、投资A股比例15%~30%,以新增保费测算,考虑到每年大型上市头部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接近2.5万亿元,预计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3700亿至8300亿元的增量资金;以新单保费测算,每年大型上市头部保险公司的新单保费规模接近6000亿元,预计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1000亿至2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方正证券表示,本次方案有助于引入增量入市资金、稳定股市表现,近期非银板块回调明显,建议继续关注非银板块投资机会。金融科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叠加低利率环境,板块基本面改善,建议关注主线:(1)交投业绩弹性高的金融科技标的;(2)建议关注信创驱动下证券IT基本面底部反转。
特别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投资可能产生亏损。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注:“全市场首只”是指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