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油泼面做出地道西安味

“老板,来两碗油泼面!”

“好,稍等……”

滚水里捞出面条,浇上一勺酱料,撒上些许辣椒粉,再淋一勺热油——“面来喽!”深冬时节的午后,在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宋油泼面馆里,店主费扬忙前忙后地张罗着。咕噜咕噜的煮面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虽然已过饭点,但店里依然热气腾腾。

“进入腊月,快餐店也进入了淡季。但生意还行,平均每天能维持在200多单。我从上午11点多一直忙到现在,嗓子都喊哑了。”费扬边说边坐在桌前,顺手包起了馄饨,一刻也闲不住。

2018年,去西安旅游的费扬被当地的一碗油泼面深深吸引,于是萌生了开面馆的想法。得到家人支持后,费扬返回西安待了半个月,学习西安油泼面的制作工艺。

一切准备就绪,说干就干。租房、装修、雇工人……一系列筹备工作结束后,大宋油泼面馆正式开业。为了完美复刻西安美食,面馆的食材、小料都是从西安运到泰安的。但费扬没想到,面馆开业没多久,就遇到了经营难题。

“炒制酱料过程全部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但出来的料却香味不足。尤其隔夜后,酱料总有一丝丝的酸味。”为了保持味道新鲜,费扬只能每天抽时间炒制酱料,在繁忙的经营中,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工作。面店的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的维持着。

转机出现在2024年8月。泰山区人社局经前期调研、实地考察后,将求职、创业者关注度高的西安特色美食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名单,邀请来自西安的专业烹饪老师免费授课,并面向社会发布学员招募令。

“当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没想到收获意外之喜。”费扬说。学习中,费扬和30多个伙伴不断向老师取经,学习了十多种特色小吃。更让费扬高兴的是,困扰她多年的炒料难题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解决。

“通过老师的方法,我不仅可以让酱料的存放时间延长,炒出的味道也更香、更地道。”令费扬欣慰的是,新的口味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大家都夸,这碗油泼面做得更地道了。”通过培训,费扬丰富了店里的产品,增加了肉夹馍、面皮等西安特色小吃,店里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营业额有了不小的提升。

像费扬一样,2400多名有求职、就业意向的市民在2024年走进课堂,在“手工编织”特色培训、星级酒店客房服务“泰山房嫂”培训、“汉韵妆造匠”培训、短视频剪辑“妙手剪匠”培训等80多个培训课程上学到一技之长。

暖意融融的面馆里,食客进进出出,费扬在厨房里继续忙碌着。滚烫的热油,浇在辣椒面上,滋滋的沸腾声和沁香的辣椒味弥漫四周,红红火火又热气十足。

记者:杨文洁

实习记者:杨玉洁

摄影:隋翔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