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平平安安过年,是每个人的心愿。对老人来说,健康过春节,更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可过年人多、事多,老人身心难免受累。尤其是对于一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春节期间迎来送往、生活不规律、时有降温等,都是“应激事件”,容易发生身心疾病或导致旧病复发。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专家杨静建议,老人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应格外注意身心健康,从生活细节着手,不给疾病可乘之机。
首先,老人应管理好春节期间的情绪。亲人团聚对老人来说可谓最开心的事,免不了会情绪激动。然而,过分激动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如果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一旦情绪过度激动,很容易乐极生悲。“老人在春节期间应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不能太激动、太劳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起伏太大。”杨静说。另外,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千万不要熬夜。
春节的餐桌比平时更加丰盛,如果不多加注意,老人也会吃出不少问题。首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消化道疾病的老人,节日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饮食,会引起血液黏稠,容易导致冠心病发作以及血压、血糖波动。因此,老年慢性病患者过年更要管住自己的嘴,油腻的荤菜、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可多吃,应多吃蔬菜,多补充水分。其次,春节家里各种食品储备较多,对于习惯节俭的老人来说,一定要警惕隔夜菜带来的风险。相比新鲜的蔬菜而言,剩菜当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含量会明显下降,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导致亚硝酸盐的产生。特别是肉类和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菜肴,放置时间长后极易滋生细菌,食用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建议老人适量准备年夜饭,尽量做到现做现吃,如果确需保存,也要注意及时放进冰箱,下次吃之前务必烹煮至熟透。
春节期间气温较低,如果老人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出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要注意对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有些老人觉得春节期间吃药不吉利,所以自行停用降血糖、降血压等控制慢性疾病的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杨静说,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平时能遵照医嘱按时吃药,但过节人来客往,杂事比较多,一忙就忘吃药了,导致原有的疾病加重。另外,过年期间,老人一旦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应及时就诊,为医生留下宝贵的抢救时间。
(记者梁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