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主角魏若来的原型顾准死于1974年,死前极其绝望,他的这种绝望,易中天

成双影夜色 2025-01-25 19:30:01

《追风者》主角魏若来的原型顾准死于1974年,死前极其绝望,他的这种绝望,易中天曾在《顾准的绝望之望》一文中,做过具体的还原。 顾准,原名顾维钧,1915年出生于江苏吴县。他出身于旧式地主兼商人家庭,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家境贫寒。13岁那年,顾准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勤奋考入立信会计学校。他在校期间展现出非凡的会计天赋,仅用两年就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顾准进入外国洋行从事会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岁,他出版了《银行会计》一书,一举成名,成为学术界的新星。之后他被聘为大学讲师,开始了教学生涯。20岁那年,顾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顾准34岁时担任上海市财政兼税务局长,协助陈毅市长稳定上海经济。他执掌上海财政三年,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之后,噩运仿佛如影随形。1952年,他在"三反"运动中被撤职。1957年,他因发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而引发争议。 1958年,顾准被打成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期间,他再次受到冲击,被迫与家人分离。即便如此,顾准仍坚持学术研究。改革开放后,他终获平反,重返学术界,其研究成果为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顾准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始终坚守信念。这位极具争议却又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其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永载史册。 顾准晚年身患癌症,生命进入倒计时。更令他绝望的是,子女们因政治原因与他断绝关系。1974年11月,顾准被确诊癌症晚期。他最疼爱的五个子女,直到临终那一刻,都拒绝来看望他。 顾准极爱子女,临死前一直在翻译,想用稿费给子女一些补贴。他明白,子女不愿见他,是因为他被打成右派。于是,一向不屈的他,竟在朋友劝说下,在认错书上签字,只为能见子女最后一面。 签字时,他流泪对友人说,这既是为了见子女,也是想改善子女处境。可子女们仍拒绝见他。幼子顾重之回信说,在对党的热爱和对顾准的憎恨之间,不可能有父子感情。 顾准死时,思念的子女无一送终。好在,深爱他的朋友们一直陪伴左右。好友骆耕漠四处奔走,为他找医院、请名医。林里夫不顾自己重病,每天为他做饭、喂药。挚友张纯音、弟子吴敬琏,也常守在病床前。 1974年12月3日,顾准含冤离世,年仅59岁。他临终留下最后一句话,让弟子吴敬琏"打开行军床休息"。令人扼腕的是,他的慈母就住在一街之隔,却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顾准临终前曾叮嘱弟子吴敬琏:"中国的'神武景气'一定会到来,但什么时候不知道。所以我送你四个字:'待机守时'。一定要继续我们的研究工作。总有一天情况会发生变化,那时,要能拿出东西报效国家。" 他所期盼的"神武景气"终于到来,只可惜他未能亲见。顾准虽身陷囹圄,仍心系国是,这种忧国忧民情怀令人动容。他坚持学术研究,即使处于逆境也未曾放弃,这种执着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顾准一生坎坷,却为新中国建设贡献良多。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其经济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上海市财政兼税务局长,他为稳定上海经济局势立下汗马功劳。

0 阅读:87
成双影夜色

成双影夜色

成双影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