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雪花纷飞,室内花香沁脾。1月24日,春节临近,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加代温室里油菜花开正好,一群种田又种“风景”的科研人员依然忙碌,他们伴着花香,没入花丛,观察记载、单株选择、去雄授粉……为繁育优质油菜品种而坚守。
“为了加快育种进度,一年当几年用,所以必须开展温室加代育种,最大程度缩短育种年限。”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淑华介绍,“目前,我们中心利用杨凌农作物生物育种共享平台的植物加代温室,一年可以做到4代,要是放在大田,最少需要8个月。”
而在油菜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同样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大家各司其职,分拣花药、对比分析、记录数据。
育种工作单调、枯燥,重复又琐碎。油菜的杂种优势强,每年的1月底至2月初正好是温室大棚油菜开花期,油菜花花期短,期间需要做大量的杂交授粉套袋测配。但科研人员却乐在其中,每一次试验新材料的优异表现都值得他们庆祝。
“这个时候对于育种人来说尤其重要。熬夜加班不是事儿,只要油菜研究有新进展,一切都值得。”黄淑华的新年愿望和同事们一样,希望能为国家粮油安全贡献一己之力,惠及更多百姓。
这个春节,不光是黄淑华所在团队,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实验室、植物加代温室等各个重要科研岗位上,每天都将有20多名科研人员坚守,确保试验材料的正常生长,保障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这群扎根杨凌、服务种业振兴的新力量,行走方寸之间,耕耘贯穿四季,正奋力奔跑在推进油菜事业发展的赛道上,用自己的青春和学识,为“油瓶子装满中国油”默默奉献。
近六年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在油菜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育成42个新品种,并创制出油酸含量高达87%、亚麻酸含量为26.5%的油菜新种质。这些成果进一步证明了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在解决“油瓶子”问题上的实力与潜力。
2025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科研产出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大试验推广应用力度,为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为我国粮油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郭媛媛仵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