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大众对非遗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在赣南,非遗民俗巡游、非遗展演、非遗集市等活动持续开展,节日氛围愈发浓厚。赣州市税务部门聚焦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涉税需求,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落实落细税费政策,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为非遗点亮客家年增添“税动力”。
添彩民俗非遗旅游火“出圈”
“舞了一村又一村,舞得风调雨又顺……”伴随着带有浓郁乡音的祝词,鲤鱼灯表演队正紧锣密鼓地排练,为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做准备。
“固村鲤鱼灯”传承于宁都县固村镇回龙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人们接灯纳福,以鳌鱼为首“游灯送春”,祈祷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来旅游的人多了,庙会、踩街、寿庆等表演活动也就更多了,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固村鲤鱼灯”非遗传承人曾三生介绍说,“为了能够增加创收渠道,我们成立了鲤鱼灯表演队,但我们对于相关税费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好在税务干部经常上门辅导,既给我们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又手把手教我们申报,解决了我们很多后顾之忧。”
如今,鲤鱼灯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在宁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随着老师傅们学习非遗文化,客家灯彩也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熠熠生辉。
“客家风土人情、民俗艺术被春牛队里的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演有趣又有料。”近日,来崇义上堡梯田观光旅游的深圳游客杨女士看完舞春牛非遗表演后点赞道。
崇义舞春牛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舞蹈、对唱为主,表演轻松诙谐,至今有400多年历史。“为推广非遗文化,我们邀请舞春牛表演团进驻上堡梯田旅游景区,让非遗与旅游实现‘双向奔赴’。在此过程中,税务部门不仅主动上门宣传税费优惠政策,还辅导我们如何做好税务管理,为我们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增添了信心。”江西朴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凌经理说道。2024年以来,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销售额42.9万元。
为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崇义县税务局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税收服务,实地走访相关企业、商户,聚焦企业开票、申报、咨询等重点难点需求,精准送达政策,全程辅导帮办,通过“政策+服务”双向发力,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客家年味点亮新年“好食光”
“冬至过,板鸭香”,从一颗小小的鸭蛋蜕变成金黄油润的南安板鸭,需要多久?答案是105天。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板鸭之一,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时间长、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鸭育肥、分割腌制、晒露定级等15道工序,制作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南安板鸭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板鸭养殖、加工、销售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年均生产板鸭60万只,年营业收入达4000万元。“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支持,2024年公司享受税费优惠政策60余万元,为我们扩大规模增添了动力。”该公司产品经理刘海翔表示,下一步,公司计划建设规模达30万只的集中养鸭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板鸭产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为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大余县税务局通过成立庾岭税青宣讲团,设立工业园区税费服务站,点对点辅导纳税人网上申报、发票开具等事项,为板鸭产业提供生产全流程、企业全周期的便捷服务。当前,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带动下,6000多户农户成为养殖专业户,实现增收致富。
走进客家大院·赣南非遗客家菜餐厅,粉墙黛瓦大红灯笼,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该店与当地非遗美食传承人合作,将赣南18县特色菜品汇集于此,并设置客家糍粑、薯饼等体验区,让顾客既“品客家美食”,又“观非遗文化”。
“前几年餐饮市场不景气,还好税务部门一路相伴,近两年,我们享受税收优惠政策5.7万元,减轻了经营压力。”该店财务经理刘利花说,“我们将推出非遗‘客家除夕宴’,让宾客们过一个富有赣南味道的新年。”
据悉,在了解到客家大院有招用脱贫人口、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情况后,章贡区税务局主动上门辅导退抵税政策,实地走访问需解难,以税力量守护“舌尖美味”。同时,针对从事非遗食品生产的涉税经营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及时了解其涉税难题和发展方向,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培训、税收风险提示,给予合理性税收建议,助力非遗客家菜走好传承发展之路。
助力传承文化遗产“活”起来
走进石城县屏山镇石城砚展馆,一方方精美的砚台陈列其间,凭借随石赋形、天然成画等特点,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赏。
开创于北宋的石城砚是中国古砚之一,因制作难度大、要求高,制砚技艺一度失传,直至20世纪末经当地文艺爱好者挖掘研究得以传承,在一批批制砚者的努力下,石城砚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系列产品远销海外。2021年,石城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税务干部为我们送来‘新办纳税人操作指引’,帮助我们梳理新办企业涉税事项的各个环节,很暖心。”石城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江小坤表示,我们将抓住春节消费潮,依托非遗品牌带动效应,创新推出文创产品,不断增强石城砚的生命力。
为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石城县税务局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开业第一课”系列活动,针对相关税费政策、发票管理要求、常见涉税风险事项等内容进行宣传辅导,定期推送税费知识讲解和办税流程操作指引,助力新办企业走稳经营“第一步”。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激发了当地经济新动能。在龙南市非遗集市现场,24个特色展区布局精巧,来自赣粤闽三省五地的上百个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吸引市民游客20万人次。
“在这里好吃又好看,还能与非遗零距离互动,感受到了浓浓的客家年味。”来自大湾区的游客朱女士体验了客家织带技艺后说道。据悉,2025来赣州过客家年主会场活动近日在龙南市举行,活动以“非遗贺新春欢喜过大年”为主题,涵盖非遗民俗巡游、非遗展演、非遗集市等项目,市民游客能够多角度体验客家文化。
为助力非遗产业喜迎“春节档”,龙南市税务局靠前服务,在集市支起流动税务“小摊”,通过开展税费政策宣传、发放办税操作指南并提供现场答疑服务等方式帮助涉税经营主体懂政策、知流程、会操作,为客家非遗从“活起来”迈向“火起来”送去税务助力。(郭小钰廖雯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