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警长”点亮“小桔灯”

“桔灯虽小,微光成炬,生在平凡,未曾忘却生命之重。你108次伸出臂膀,让爱在希望中流淌……”

1月25日,备受瞩目的2024“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发布,馆陶县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杲光兴荣耀在列,成为公安系统我市唯一入选者。多年来,他的故事常在燕赵大地上传颂。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探寻他一路走来的别样足迹……

从3人到900多人

1月19日上午,杲光兴又一次走进馆陶县献血屋,这是他的第108次献血。

尽管过去多年,但面对熟悉的献血车,杲光兴总会想起2008年8月的那个下午。那天,他在路边发现一辆献血车,便走过去和工作人员交谈。当得知一些患者急需输血救命时,他立刻伸出胳膊,开始了人生的首次无偿献血。

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会成为他此后人生的重要部分。17年间,108次的重复中,杲光兴一次次地伸出臂膀。

在他看来,坚持这么多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献血既无损于自身健康,又能实在地帮人一把,挺好的。

只是在一次次献血的过程中,杲光兴意识到,仅凭个人之力,终究太过渺小。于是,2018年6月,他和韩培云、张守敬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馆陶县“小桔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

“最初只是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叫‘生命至上’,有献血活动我就会在群里发布信息。后来人慢慢多了起来,现在我们有三个群,都是‘满编’!”谈起“小桔灯”的蓬勃发展,杲光兴难掩激动。

几年的时光里,“小桔灯”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9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8.5万余小时,行程7.1万余公里,捐献血液约3.16吨。22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7名志愿者分别捐献遗体或器官,救助患者上万人,带动全县上万人参与“三献一救”公益事业……

不仅如此,“小桔灯”的光芒更是照向了更远的地方。山东省的济南、聊城,河北省的邢台、石家庄,河南省的安阳、濮阳,山西省的长治,甚至远到1300余公里外的四川省德阳,如今,杲光兴带领着“小桔灯”走过十余个省市,为众多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这是馆陶全县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杲光兴说,他只是个平凡的人,唯有公益是这一辈子停不下来的事业。未来,他仍会奔走在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

热血热情热心肠

多年来,杲光兴因身为“小桔灯”志愿服务队创立者的身份被人熟知。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作为馆陶县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在21年的从警生涯里,他同样做得出色。

“这件事咱们今天落实一下,关系到很多百姓的生活,要快啊!”1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杲光兴的办公室,只见他短发利落,正在与同事沟通工作,简短明了的话语尽显精明能干、雷厉风行的性格。

2004年,杲光兴脱下军装,转业至馆陶县公安局,成为房寨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初来乍到的他,每天清晨,便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东奔西走”熟悉辖区的村况和民情。

“老哥,最近村里没啥矛盾纠纷吧?生活上有啥难处,都跟我说。”每到一户,他都热络地与群众唠家常,顺便递上精心制作的“警民联系卡”,“这上面有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找我。”

短短一年内,他的足迹遍布辖区28个村庄,走访群众1500余户,接待群众800多人,成功化解了80起矛盾纠纷。凭借着那股认真劲儿,乡亲们认识了这个热心的新民警。

2005年,因工作出色,杲光兴被调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彼时的治安大队,面临着行业场所管理混乱的难题。作为仅有的两名正式民警之一,脑瓜灵活的他又开始琢磨如何破解。

“咱们得搞出一套新法子,把这些行业场所管起来。”在一次次实地走访中,杲光兴提出“实名、实时、实地”三个体系,制定行业场所备案表等8项台账,先后组织8次从业人员培训,规范信息登记,强化大家的守法经营与安全防范意识。

一开始,有商家不理解,抱怨太麻烦,他就一次次上门解释:“老哥,这可不是为难你,规范登记了,出了事能第一时间找到源头,对你对大家都好。”

上门劝说、细致排查……此后4年时间里,他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各个场所,排查出治安隐患100多处,硬是用自己身上的一股“轴”劲换来辖区内的和谐与安定。

点亮盏盏“桔灯”

2010年,杲光兴走马上任户政科长一职。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第一把火,便果断地烧向群众办证的“痛点”与“难点”。

“咱在外地打工,为办个身份证还得专门跑回老家,来来回回折腾,路费搭进去不少,误工误时,太难了!”前来办证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外出务工时遭遇的办证困境。这些无奈的倾诉,声声入耳,却句句扎心,杲光兴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群众解决这个难题。

回到办公室,他埋头钻研资料,多次与技术人员沟通探讨,历经数次尝试,终于,全省首创的网络便民服务平台——“馆陶县公安局户政便民服务网”惊艳亮相,正式开启“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为让平台真正便民利民,他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持续完善“短信告知,网上咨询、预约服务,QQ视频认证异地办理身份证”三个服务体系,并且承诺24小时在线,时刻准备为群众答疑解惑、办理证件。

就这样,困扰群众许久的咨询难、异地办证难问题,在他的努力下迎刃而解。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引来40余家媒体深入报道,更让馆陶县公安局的户政服务品牌声名远扬。

有人说,杲光兴干一行,爱一行。有人说,就没有他干不好的事。而熟悉他的同事们都知道,那干活的动力,永远来自于将心比心的同理心。

2012年,杲光兴又迎来工作调动,被调任政工监督室工作。

一直以来,政工工作都被公认为综合性、服务性强,素有“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脑中有墨水、胸中有策略”的高要求,绝非易事。初来乍到的杲光兴,一开始也有些慌乱。不过,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出色学习能力,他迅速进入角色。新警招录、资格审查,考勤核准、津贴发放,老干体检、活动慰问……桩桩件件,他都处理得耐心、细致。

“杲主任,又要出去啊?”某天,一位入职不久的辅警推开了办公室的门。看到对方欲言又止的表情,杲光兴搭上对方的肩膀走了出去,“走!咱哥俩聊聊,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了?”

及时了解并处理民辅警诉求,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只不过有些是各部门通过正规流程报送过来,还有一些则是同事们自己找上门来,带着满心的委屈或是疑惑。不管是哪种情况,杲光兴总是以最真诚的态度去面对。

“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既然身在这个岗位,就一定要确保工作干得到位。”工作中,杲光兴有时像个知心大哥,用温暖的话语化解大家的焦虑;有时又是出色的领导者,以精准的魄力推动各项工作展开。

十年来,他精心钻研各项从优待警政策,扎实推进辅警激励体系改革,出台一系列爱警暖警惠警举措,撰写了《馆陶县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层级管理办法》,完善辅警层级管理体系,落实了层级补贴待遇,有效激发了辅警队伍的活力。

“杲主任,人特好……”在单位里,时常能听到同事们这样由衷的朴素赞叹。回首过往,在公安战线上奋斗了20余年、51岁的杲光兴,因工作突出,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被省市评为“先进个人”7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好人”等国家、省市荣誉20余项。

或许,这一项项荣誉对杲光兴来说,早已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他手中紧握的,从来不是功成名就的勋章,而是为百姓、为同事排忧解难的力量。他就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小桔灯,倾洒在这片土地上,光芒虽微弱,却能照亮人间……

1 阅读:8